第一百零七章 新稅法(1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297 字 6個月前

“嘩啦啦……”

五月底的漢國,五月下旬開始,一直到現在,已經連續下來了一個多禮拜的雨。

雨水覆蓋了整個西海岸,一直到洛基山脈,才慢慢開始減弱,最終阻隔在剛剛過中部的地方。

大片沒有下來的水分子,凝結成了雲霧,堆積在落基山脈之上。

而它們最後,多慢是要凝結成冰晶,掛在山頭。

而對於整個漢國來說,最近這段時間,最讓人頭疼的其實不是綿延不絕的大小雨,而是那個六天前發布的“新稅”。

新稅的類目很多,基本上不是專業的稅務人員,以及律師,根本就看不懂,甚至哪怕是最基本的幾個稅法,如果沒有基礎的稅務知識,也很難搞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而這其中,最引入注目的,基本就是四個新稅。

分為“地產”“財產”“金融”,以及最後的“離境稅”。

可以說,這四大稅種,基本就將整個漢國大的財富管控住了。

因為對於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所能夠接觸到的財富,基本也就是這幾種,甚至多數人,隻能接觸到其中一種。

是的,就是一種,而不是一開始很多人恐慌的“兩三種”,而這些,都來源於一個稅種,那就是財產。

對於財產征收稅款,其實大漢帝國內部,反對聲浪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說,這是有史以來,反響最強烈的一次。

比當年搞議會,要瘋狂多了。

畢竟議會這種“西來品”,從一開始,其實就是製衡文官的一種手段,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是可有可無的。

但是財產這玩意卻不行,每個人都有財產,甚至就連乞丐也是

畢竟“人體實驗”這玩意,雖然在漢國是被命令禁止的,但是又不是完全被封鎖,要不然“特種彈”那種東西,就很難解釋了。

而財產稅帶來的反響是很多人都很難想象的,在漢國表麵的曆史中,這隻是一次“轉折”,但對於漢國目前的五千多萬人來說,卻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洗禮。

而這也是對財產征稅,為什麼這麼多人反感主要原因,因為它涉及麵實在太廣了,廣到大部分,根本就受不了。

而至於為什麼現在又妥協了,除了劉宇通過明裡暗裡,各種各樣的手段,搞定了那些“找麻煩的人”,還有就是將下麵的人安撫住了。

而這個安撫的力度,用齊成棟的話講就是:“前所未有!!”

甚至後麵還要加上一句“仁善”。

之所以如此就是漢國財部上調了對征稅的條件和稅率。

本來按照計劃,凡是財產過二十萬華元的,都要征收每年百分之五的稅款,但是這個計劃,剛一交上來,就被撕毀了,而且就算齊成棟本人。

畢竟真按這麼搞,彆說“公平”了,自己人都快被搞死了。

最後經過內外,以及各方壓力的統合,這個數字被降到百分之零點五到百分之五,是的,這是一個階梯稅率。

按照這個新規定,二十萬以上,一百萬以下的,每年隻需繳納百分之零點五的財產稅。

也就是說,一百萬以內的稅款,最高隻需要繳納“五千華元”,這個數字,其實已經很低了,甚至讓不少人都驚掉了下巴,畢竟在他們心裡,這次朝廷逮到機會,不得把他們往死裡宰。

但是最後,竟然隻是這麼一個還算可以“接受”的數字。

而一百萬以上,一千萬以下,則是每年繳納百分之二的稅款。

按照最大來算,也就是是二十萬華元,這個數字甚至出來的時候,比上麵的五千還要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甚至有人感覺,這個新稅,也沒有那麼的可怕嘛!!

但是接下來,就沒有這麼讓人開心了,因為按照下一步的標準,凡是一千萬以上,五千萬以下的,都將征收百分之三的稅率。

如果按照最大數字計算,也就是一百五十萬華元,這個數字,在如今的漢國,甚至在一些偏遠地區,可以購買一棟好一點的大樓。

可以說,如果真按這個數字搞,那麼對於那些現金流不是那麼充裕的富豪來說,絕對是一個災難。

而五千萬以上,一個億以下的,則按照百分之四的稅率征收,也就是四百萬華元,到了這裡,數字就越來越恐怖了。

而等到一個億華元以上就是最高百分之五的稅率。

這個稅率,用某些富豪話說就是“喪儘天良”,簡直就是讓人死的節奏。

五百萬華元,在如今漢國,哪怕是經曆了人工工資上漲,科技產業價格提升到了漢國,都還能武裝出一個整編的步兵團。

(兩千餘人標準步兵團)

而這筆錢,最痛苦的是,每年都需要交,這是什麼概念,相比於每年要幫大漢帝國武裝一個步兵團。

而在如今的漢國,明麵上身價過億的,就不下十指之數,還不算那些躲在暗處的“隱形富豪”,以及某些積累過多的勳貴。

光是這些人,每年最起碼可以給漢國帶來一億五到兩億的財產稅收。

還不算民間其他人可能征收到的數億華元。

就像齊成棟私下所說:

“我們對國內財產的征收,將堪比半個印度!!”

而英國人在印度每年征收多少斤,截止到目前為止,包括上繳倫敦,以及留存當地的,每年就是兩億英鎊,而半個印度,就是一億英鎊,也就是五億華元。

五億華元能夠乾什麼,能買下半個大漢帝國海軍。

而這筆錢,僅僅是在財產上征收而來的稅賦。

以至於某個最近接到“稅單”的千萬富翁當場大罵:

“什麼財產,什麼新稅,要我看,這就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新推恩令,新的算簪令!!”

甚至類似於郭恩平這樣的人在接到價值近千萬的稅單後都說出了:

“我道前些年為什麼不搞新稅,原來是羊還不夠肥,現在羊肥了,自然到宰的時候!!”

(按照真實資產身價計算的稅率,不是股市那種泡沫身價,畢竟按照那個算,多數人是交不起的)

如果說財產是重頭戲,是主菜的話,那麼其他幾道菜,就是十足的“配菜”。

這其中,最惹眼的其實不是所謂的地產稅,因為那玩意根本沒有多少,最高也才“百分之一”,屬於保守中的保守。

而且按照財產稅的標準,這玩意是算進財產裡麵的,也就說,真正夠的上交財產稅的人,是交不上這玩意的。

之所以如此,還是劉鵬私下對劉宇說的那句:

“留著它,對我們有大用!!”

這玩意本質上是對那些什麼稅都夠不上的人,一種變相的“壓力”。

百分之一,剛剛好卡在生活所需上,不多也不少。

而金融稅這玩意就不一樣了,甚至可以說,這玩意其實早就出現了,當年西京股市的“交割手續費”,其實就是變相的金融稅。

但是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後,幾乎所有管理過股市,期貨的大漢官員,都在反應一個問題,那就是因為交易太過頻繁,以及大量的金融數據,以至於他們根本無法有效的監管,到底誰賺到了,是虧了。

就算查到了,也很難對這些人進行有效的收稅。

以至於偌大的西京股市,近百億的市值,竟然每年隻能收到幾千萬的手續費,而且就連這個數字,其實都因為內幕交易,而不是那麼的精準。

有鑒於此,在經過了幾年的在準備,借著這次新稅的東風,一個嶄新的金融稅,出現在了所有人,尤其是那些金融從業者的麵前。

新的金融稅,不僅僅包括老的“交易手續費”,還加入了“利得”這個概念。

也就說,無論是說,隻要你在股市賺錢了,哪怕賺一塊錢,隻要你的資金撤出股市,都要繳納至少百分之三的利得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