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高加索:石油下的罪惡(1 / 2)

高聳的山脈,湛藍的天空,潔淨的白雲,陡峭的山坡,這裡是高加索,一個因為亞歐大陸板塊碰撞而產生的地方。

東羅馬作家比爾羅夫曾用“天堂”來形容這裡,在他的筆下,高加索被描繪成了世界的天堂,這裡有最美,最複雜的道路,也有戴著羊皮小帽的車臣少女,這裡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這裡的男性身高普遍比東歐的人種要高,看起來也更俊美,但是他們卻是帝國統治下的底層,是東正教牧首口中“急需洗禮的靈魂”,是帝國統治的邊緣地帶。

在上一次戰爭中,這裡的年輕男人大多數都被征召到了小亞細亞,乃至巴爾乾的前線,當帝國成立的火花在君士坦丁堡的上空絢爛的綻放的時候,帝國成立之初留下鮮血的戰士,卻被要求解除武裝,滾回他們貧窮的家鄉,並在發放軍餉和撫恤金的時候,大多數的時候,隻發一半,更有甚至隻發了三分之一,對於那些東羅馬新貴來說,征召這些高加索山民,就像使喚自己手下的農奴,隻要不餓死就行,至於他們是否會“憤怒”,“會反抗”,這些都不是這些老爺們的所看重的,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是“新羅馬人”,就連自己出身的母族斯拉夫,他們都極力的擺脫關係,更何況是這些被帝國征服的山野蠻族。

帝國的權力從不會向他們開放,但帝國的苦痛卻是由這些“蠻族”來承擔。

而在這場對波斯,乃至後來和漢國的戰爭中,這些來自高加索的“可憐蟲”,依舊和上一次對奧斯曼的戰爭一樣,承擔著最艱難的戰事,用著最差的武器,甚至某些高加索部隊的機槍甚至隻有正常俄軍的三分之一。

巨大的火力差距間接導致了高加索軍隊在麵對漢軍時的窮迫,往往都是被擊垮的一方,甚至就連漢軍自己都說過類似“如果給他們和俄軍一樣的武器,他們絕對會比俄軍強”的話。

巨大的差距自然導致了高加索軍隊高昂的死亡率,以及更容易崩潰的軍心,畢竟哪怕是後世吹爆的“半獸人”,也還是人,而不是真的野獸。

而俄軍高層對於這些都知道嗎,當然,他們當然知道,但是他們選擇了最“粗暴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增兵,瘋狂的增兵。

至於兵從哪裡來,自然就是近在咫尺的高加索,至於當地人的死活,又有誰在乎,就像俄軍中將利夫卡所說:

“消耗一點高加索當地的年輕人,對於羅馬是有利的,至於是否會引發後果,一群滿腦子羊群的牧人能有什麼想法!!”

——

“吱吱-——”

幾輛戰車歪歪斜斜的行駛在高加索的山道上,這種山道是前些年俄國人為了入侵中東特意修建的,隻不過現在這座俄國人心中的“上帝之路”,現在卻被漢軍的戰車壓在腳下。

“媽的,這路怎麼難走,老子都繞了幾回了,怎麼還沒出這座山??”

戰車後方的軍用敞篷車內,戴著大簷帽的徐希明少將用手遮住陽光,看著依舊存在的大山,哪怕再好的性子,這個時候也有些不耐煩了。

“老徐,你是不知道,這條路當初修建的時候,死了多少人,簡直可以用屍路來形容!!”

坐在車後方的朱均從在後麵發聲,讓坐在前麵的徐希明立馬回過頭說:

“老子管他死了多少人,耽誤了我們去巴庫的時間,老子沒把他這路衝炸了就不錯了!!”

“你這人就是粗魯!!”

“真不知道你當初是怎麼娶到楊玲玲的,想想都覺得悲哀!!”

“真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了-——”

朱均從對徐希明搖了搖頭,好似真的為對方那個電影明星老婆感到不值。

“朱眼鏡,我告訴你,我們家楊玲玲就喜歡我這樣的男人,你懂什麼,這叫爺們氣,爺們,你懂嗎??”

徐希明當著朱均從的麵展示了一下自己那寬廣結實的肌肉,好似不是一個將軍,而是一個急於證明自己的年輕人。

“算了,和你說你也不明白。”

“但有件事情,伱得弄明白,現在波斯人才是主角,咱們是配角,這配角就得有配角的樣子,你那好戰的一套得收起來,省的那幫文官又要參你一筆,到時候可又得麻煩侯司令給你擦屁股,多大的人了,丟不丟人!!”

朱均從扶了扶自己的鼻梁上的眼鏡,緊接著裝作一副比你明白的表情說教著對麵前排的徐希明。

“媽的,老子不就是殺了點俄國佬嗎,至於追著我咬嗎,那幫筆杆子……”

徐希明一提起上次的事情就氣不打一處來,在他看來不就是處決了一千兩百個戰俘嗎,有什麼大不了的,甚至當時那些文官還給他扣上了阻礙“和平”的帽子,甚至要求革除他的職務。

要不是後來侯司令求情,沒準他現在已經脫下這身軍裝滾蛋了,哪裡還能作為友軍和波斯人一起進入到高加索。

【波斯動員了二十萬大軍,其中有至少十二萬進入了高加索,打著收複故土的旗號,俄軍礙於目前東歐的局勢,暫時抽調不出兵力,使得波斯快速的占領了三分之一的阿塞拜疆地區。】

“你這人,私殺俘虜還有理了,我要是文官,我也得找你麻煩!!”

“唉,我說朱眼鏡,你可是陸軍,你也是武夫,你可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啊!!”

“我看你小子八成是在軍校念哲史念傻了,連自己人都不認了!!”

徐希明轉過頭,語氣相當的不滿。

“哼,讓你平時多看看史記,資治通鑒什麼的,你不聽,私殺俘虜,在任何時候都是罪過,還是大罪過!!”

“你今天無法無天殺俘虜,明天你要殺誰??”

“要是全軍都像你這樣的,我看啊,早晚都得打起來!!”

朱均從說完就將墨鏡戴在了臉上,不再理會喋喋不休的徐希明。

………………………………………

巴庫,一座在東羅馬版圖上極其重要的城市,在羅馬尼亞行省石油發現之前,這裡出產了整個東羅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石油,以及百分之百的出口。

而依托石油發展起來的石化工業,更是成為了當地最重要,也是唯一的重工產業。

根據去年三月份的統計,整個巴庫一百三十萬的人口中,有七萬名是在石化企業工作,二十五萬人直接圍繞著當地的石化產業進行發展,如果在拋除掉那些人的家人,也就說正好巴庫最起碼有三分之二的人是在為巴庫油田服務。

雖然巴庫油田的收入打頭都被東羅馬上層收走,但是留下來的財富依舊是那些苦哈哈的高加索山民難以想象的。

圍繞著巴庫油田,整個巴庫城從一個城鎮規模的小城市發展到如今阿塞拜疆行省的首府,可以說沒有巴庫石油,就沒有巴庫這座城市的存在。

而城市發展起來了,自然就會聚攏人口,巴庫城最早的人口數據,如果翻開五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資料就會發現,整個巴庫地區總共也才不到四十萬的人口,但是到了如今,卻整整翻了近三倍。

可想而知這座巴庫城對於當地對於那些高加索人來說,有多麼大的吸引力。

事實上巴庫城也確實是整個高加索最繁華的城市,這裡有便捷的交通,繁華的百貨公司,裡麵售賣著從小亞細亞轉運過來的外國商品,無論是英國貨,還是漢國貨,乃至德國貨,法國貨,都能夠在這裡麵找到。

甚至在整個高加索地區,巴庫這座城市就類似於東歐地區的聖彼得堡,比鄰歐洲,有著正好東歐最繁華的城市,也有這個最先進的文化。

那些高加索當地的部落首領貴族,也非常願意來巴庫消費,甚至很多人在巴庫還購買了房產,沒事的時候,就來住一住,感受一下“自由”的氣息。

至於這筆錢從哪裡來的,其實也沒有人在乎,畢竟再窮的地方,也是可以刮出“幾兩油”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