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後來又重新整合了當地的軍隊,成立了一支規模達到上千人的邊境護衛隊,二十四小時輪班巡邏,對有交易,乃至偷渡行為的溫哥華人毫不猶豫的發起打擊。
隻不過雖然邊境的問題解決了,但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地的邊境貿易問題是解決了,但是市場上空缺的商品怎麼辦,要知道長達二十幾年的歲月中,溫哥華和漢國都是一種“心照不宣”的,你有原材料,我有工業品的交易模式,雖然總體來說,還是溫哥華人吃虧,但是不要忘了,交易可以消失,對商品的需求卻不會減少,甚至更加熱烈了。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高拉克為主的殖民當局,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本土替代,其中首選的就是英國自己國內生產的工業品,但是等到第一批英國商品送過來的時候,本地人驚訝的發現,這些商品幾乎比漢國人賣給他們的高了兩倍,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有人反對,甚至要求重新放開貿易。
但是當時的高拉克當局就是不管,甚至高拉克本人還曾說過一句:
“買大英帝國的產品,才能證明你是英國人,不買自然就不是了!!”
甚至最巔峰的時候,高拉克還曾組織人手監督每一家商店,檢查他們是否賣的都是英國商品,甚至就連進口的其他歐洲商品都被勒令銷毀,美其名曰“打擊假冒偽劣”。
在這樣的情況下,溫哥華人就這樣一邊忍受高額的本土商品,一邊走上了“轟轟烈烈”的走私大潮中。
其中走私最頻繁的就是海貿,借助當地便捷的海運條件,瘋狂的利用溫哥華港從漢國的涼州地區,進行走私。
而這個情況,甚至到後來被發現後,當地人直接改造了漁船,利用夾層運輸商品,在這樣的“全民走私”的熱潮中,高拉克當局所謂的“本土化”迅速成為了一個笑話,加之封鎖導致殖民當局的財政收入下降,導致當地殖民體係中的人員工資出現了問題,疊加當時英國內閣和議會正在為“殖民是不是雞肋”的問題進行辯論,間接的導致了封鎖戰略徹底破產,隻能被迫打開邊境進行貿易。
隻不過在高拉克的授意下,當地的海關,對進口自漢國的商品展開了高昂的關稅,希望借此打擊當地人購買漢國商品的積極性。
隻不過這個戰略,最後也玩不下去了,因為就算是這樣,從英國本土運來的商品,依舊比漢國商品貴。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走投無路的高拉克豎起了另一麵叫“本地化”“自力更生”的大旗,打出了溫哥華人用溫哥華商品的旗號,借助當地一部分希望擺脫漢國商品“傾銷”的本地資本,搞起了影響整個溫哥華發展史的工業建設浪潮。
在這段時間內,當地的企業,借助英國本土廉價提供的技術,以及平價招募的人才,搞起來轟轟烈烈的工業化。
隻不過溫哥華這個所謂的工業化,說是工業化,其實就是一些鄉鎮企業的城鎮化罷了。
受限於地理,乃至資源,當地的很多工業原材料都隻能對外進口,但是因為當地發現的鐵礦資源,以及溫哥華本來就有的森林資源,將這兩種資源相結合,最後搞出了當地獨有的“重工業”。
說是重工業,其實就是一個利用木炭搞起來的小型鋼鐵產業,以及依靠鋼鐵製造出來的一部分工業品,最大的出口市場就是加拿大的其他地區,滿足當地自身的需求。
雖然這個產業,被漢國人蔑視為“矮子工業”,或者說是“瘸腿工業”,但不管怎麼說溫哥華地區確實搞出了一個獨立於其他地區的工業,雖然這個工業是殘缺的,是微小的,但是不要忘了,對於英國本土的那些戰略家來說,這樣的溫哥華才有扶持的價值。
所以在前些年,英國內閣宣布要將溫哥華地區,晉升為市,看似隻是一個殖民地地區的調整,但其實背後其實也表現出了英國本土對於溫哥華的重視。
而且最重要的是,隨著建市命令一同發布的還有成立“加拿大陸軍”的命令,是的,加拿大陸軍,而不是所謂的加拿大殖民團。
【早期加拿大軍隊都是以民團為主要單位。】
按照英國本土陸軍的要求,整個加拿大陸軍將劃分為四個軍,其中一個軍就駐紮在溫哥華當地,總編製在三萬人左右。
而整個加拿大陸軍更是隻有不到十一萬人的編製,看起來和漢國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不要忘了,英國人從未想過用加拿大本地那點軍隊和漢國對抗,這些人的存在,本質上就是拖延時間。
按照英國的計劃,戰爭一旦開打,加拿大必定守不住,既然是守不住,那麼乾脆不守了,反正守了也是白守。
但是不守歸不守,戰爭還是要打下去的,也正是按照這種戰略思維,英國的一位叫“德博拉”的上校提出了一個“毒丸計劃”,所謂的毒丸更確切的說,不過是“刺蝟計劃”罷了。
按照這位德博拉上校的估算,整個加拿大境內的人口大概是在一百三十萬人左右,這部分人口多數集中在靠近美利堅紐約州的渥太華地區,以及安大略湖附近,這些人口大多數都是蘇格蘭裔和法裔,以及一部分主導當地走向的英格蘭裔,這些人本身在當地就屬於“不配合”的對象,戰時拿來充軍,再好不過。
而且早期的時候,為了防範漢國和美利堅,所以在當地建立了大量的碉堡,乃至其他的防禦設施,這些防禦設施,後來經過修繕,補充了防禦戰車的炮擊孔,以及建設了大量的地下防空洞。
尤其是在地下防空洞內,存有大量的物資,甚至是大量的軍事物資,按照英國軍方統計,整個加拿大的地下防空洞內存有可以供幾十萬人吃一年半的罐頭和糧食,以及上百萬件各式武器,要知道雖然這些武器中有很多都是英國陸軍淘汰下來的武器,但是不要忘了,哪怕是一杆老式的“來複槍”也是可以殺人的,更何況英國人在這裡麵存了大量類似地雷,毒氣彈之類的陰險武器。
除了這些,早在十年前的時候,英國內閣就秘密通過了一份名為“全麵防禦”的計劃,按照這個計劃,一旦加拿大地區受到攻擊,將會立馬轉入地下,乃至城市狀態,和漢國人打“無限製”的城市戰和地下戰,用當時製定這項計劃的德博拉上校所說:
“我們將在美洲製造一個克裡米亞,一個屬於漢國的克裡米亞。”
“他們將在我們防禦戰麵前,撞破腦袋,直到皇家海軍完成對漢國海軍的收割!!”
而這個計劃也不是沒有漏洞,最大的漏洞就是反應和人員的戰鬥意誌。
尤其是最後一項,最是讓英國高層擔憂,畢竟防禦戰,尤其是這種類似“民防工事”的生死搏鬥。
最怕的就是打仗的人士氣不行了。
畢竟戰爭是人打的,人沒了,就什麼也沒有了,把地下防空洞修的再好都沒有用。
要知道為了在整個加拿大建防空洞和防禦設施,英國總計花費了七千萬英鎊,這筆錢彆說早當時了,哪怕放在現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但是英國人就是做了,而且做的相當堅決!!
由此可見加拿大這塊偏居美洲的殖民地,對於英國的重要性。
在對加拿大的需求推動下,英國頒布了殖民地防禦法。
按照該法案,任何一個合格的殖民地公民,在麵臨外敵,乃至本土戰況的情況下,都必須要參加軍隊,保衛當地的殖民當局。
當然,為了讓當地人接受,英國又拿出了祖傳的手藝。
那就是“拉仇恨”,在英國人的宣傳下,所謂的當地人“獨立自主”被英國人形容成了背棄主流世界,自絕於文明。
甚至英國人還拿出了其他國家殖民地人過的日子,最後對比在英國統治下的日子,最後得出:
“大英帝國還是有良心啊!!”
而在加拿大地區,同樣使用了一樣的宣傳,在英國媒體的宣傳下,那些漢國境內窮鬼白人的生活被無限放大。
然後就是老一套的“異教徒”宣傳。
可能是搞完宣傳洗腦後,英國本土的那些“恐漢者”們還是不放心,硬生生在當地駐紮了一支人數在三千最右的集團兵級彆,甚至戰役級彆的憲兵隊,負責對當地的軍隊,乃至重要的人物進行控製,以達到倫敦那群“國會老爺”心中的倫敦一個電報,加拿大血雨腥風的效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改造下的加拿大,用德博拉的話說就是:
“地雷這種武器,很沒有騎士精神,因此在歐洲被很多國家嫌棄,但他們不明白,用最廉價的手段,殺傷更多的敵人,讓對方付出更高的代價,從而導致戰爭的失敗,這本身就是戰爭的一部分,而加拿大,就是這樣的一顆地雷,不,加拿大不隻是地雷,而是一個地雷陣。”
“而遠在萬裡之外倫敦的我們,就是抓緊地雷引線的上帝,我們可以選擇一百年不引爆,也可以選擇下一秒爆炸,而這都取決於大英帝國是否會和漢國交惡。”
“上帝保佑,目前兩國關係還算正常!!”
德博拉這句話說的時候,還是龍武三十年,那個時候,英漢關係,雖然有所分歧,但還算正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