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做了,從現在開始,你們被調到五十公裡之外的鎮電報局做電話員!!”
“好工作啊,坐著的!!”
老胡這句話是咬著牙說出來的。
而還在吊機的協助下搞十號坑的幾個大學生,聽到這句話,恨不得蹦了起來。
甚至那個小胖子直接對老胡說:
“胡老板,你給個地址,等我們到了金山給你寄吃的,金山的鳳凰超市你知道不,可有名了,他們家的鳳梨酥真是一絕,有時間我寄給你吃。”
“行了,行了,彆恭維我了,我還不知道你們這幫小鬼打什麼算盤,不就是怕我不送你們走唄。”
“走吧,我親自開車送你們,到了之後,記得和電報局的那個李阿姨說,就說我過段時間再去找她,這段時間忙。”
“行了,上車吧!!”
煙頭往沙地上一扔,隨後走向一旁的皮卡車。
九原的大地上,一輛駱駝牌皮卡,載著五個金山大學信息係的實習生,奔向了大漢帝國蓬勃發展的電話業。
…………
“計劃修多少電話線??”
劉宇翻看著手中的“計劃書”,頭也不抬的對身旁電報總局局長高聰詢問道。
“回稟太子殿下,我們計劃前期修建一萬公裡的電話線,爭取覆蓋大漢主要城市和其周圍下轄的鄉鎮。”
“一萬??”
“這麼多,技術已經達標了嗎??”
劉宇放下手中的計劃書,眼神犀利的看著對麵站著的高聰,隨後又來了一句:
“如果我沒有記錯,電話產業才剛剛發展,一次搞這麼多,要是技術一下子又進步了,你們這不是打水漂嗎??”
“還是說你們看這段時間基建資金多,浪費一點也不要緊??”
劉宇的話讓對麵的高聰一哆嗦,隨即緊跟著解釋:
“電話技術,其實源自於廣播基施,無論是從理論,還是產業上,其實都算是相對成熟的技術,而我們目前雖然還在加大對電話技術的研發,但是考慮到大漢現在的基建熱潮,這個時候修一萬公裡的電話線路,不僅不會浪費,反而對整個行業都有促進作用,能夠更快的讓電話進入完全的產業化,類似當初的汽車……”
高聰的臉上陪著笑容。
“也就是說,你們這一萬公裡,實際就是一個補貼,類似當年的汽車補貼是嗎??”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劉宇的態度明顯可以感覺出來,比剛剛緩和很多。
“對,我們計劃用這一萬公裡的電話線路,徹底讓電話產業走進千家萬戶,為未來的進入所有漢國家庭做準備。”
高聰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還是很自豪的,畢竟自從通信幾十進入到了廣播時代之後,他們電報局實際上已經沒落了很長時間,要不是市場沒有比他們更好的傳遞信息的技術,沒準現在電報局早就沒落了,怎麼可能還能等到電話這一劃時代技術的誕生。
就算真的誕生了,沒準那個時候電報也沒落了。
所以電報局上下在得知內閣將電話的業務交給他們之後,立馬召開了一次會議,會議的內容就是修多少,要是到當時電話才剛剛研發成功,第一條生產線才乾到一半,這個時候電報局的人就在考慮修多長了。
甚至時任幽州地區的電報局長魯騰風還建議以後每家每戶都安上電話,因為隻有這樣,才符合“漢國夢”的定義。
“千家萬戶,你們膽子還真大,也不怕到時候麻煩事一大堆。”
劉宇對於技術的看法,其實是趨向保守的,如果是年輕時候的他,彆說一萬公裡,就是兩萬,五萬,他都敢支持修,但經曆了這幾年的監國的曆練,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父皇經常講的一句話“事緩則圓”。
剛開始還以為是“拖拖拉拉”,現在看來,完全是告訴他,乾任何事情,都要等一等,看看事態的發展再下決定,不能急。
“太子殿下,我們這也是響應帝國經濟的號召,發展新的通訊產業嘛!!”
高聰把問題地盤推到了漢國的經濟戰略上,一副我們都是為帝國好的表情。
“伶牙俐齒。”
劉宇瞪了高聰一眼,把還在得意的對方,嚇的夠嗆,隨後又露出了笑容:
“這樣,我給你批個條子,這件事可以辦,而且步子可以邁大一點,比如說,加速研究家用電話,不能老是讓人到電報局打電話,這來回得多少路,就算我大漢石油便宜,也不能這麼浪費石油!!”
(漢國油價大概相當於一毛五分錢汽水的價格,這還是貨幣貶值,漲價後的價格,就這也還有利潤,這一時期,也被稱為石油經濟的黃金時代。)
“知道了,一定讓您滿意。”
高聰接過紙條,笑的嘴都合不攏,甚至他都可以想象齊成棟那個“摳搜”看到這張條子的表情會有多難看了。
“滾吧,下次再看到你,要是拿不出來電話,我唯你是問!!”
劉宇將高聰趕出去後,看了一眼桌上剛剛翻了兩遍的計劃書,隨手放進了三層的抽屜。
隨後又拿起一份奏折看了起來,連續看了好幾個,批改了好幾個,直到看到一份名為“電動汽車”的文件後,才停了下來。
不過在看完之後,他又在上麵寫下了“留存檔案,不予通過”。
是的,哪怕他不懂汽車,他都明白電動汽車對於汽車行業會有多麼重要,但他以及否決了。
不因為彆的,完全就是因為“石油”,漢國有充沛的石油資源,發展電動車,除非石油不夠用了,要不然電動車根本不會有任何的出路。
彆的不說,隻要華元還想依靠石油穩定其國際地位,石油作為驅動能源的地位必須捧高,甚至哪怕知道這是阻礙科技發展,漢國也必須這麼做,因為大漢控製著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石油市場。
在這個趨於成熟的市場上,每年各個石油產業鏈的總產值超過二十億華元,在這樣的情況下,指望漢國跑出搞什麼可再生能源,基本不可能。
事實上電動車這種東西,並不是什麼新科技,後世二十世紀初就有了,但最終沒有搞成,一直拖到了二十一世紀中葉,除了技術問題之外,就是它很難和當時“充沛的石油能源”競爭。
而現在的漢國其實比原時空更可怕,提前控製一部分中東石油,以及美洲石油的大漢帝國,從一開始就坐在了油田上,並且依靠石油完成了經濟擴張和國際影響力乃至控製力的提升。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指望漢國搞什麼電動車,不亞於告訴老虎不要吃羊一樣可笑。
“尼古拉.特斯拉,算個人才。”
“可惜,不明白什麼是時代,現在是石油的時代,任何東西,都沒有石油重要!!”
劉宇看著奏折上的“大漢西京大學優等生尼古拉.特斯拉”的學校代為署名,隨後在上麵批複:
“創意不錯,技術路線也好算合理,可先實驗一部分,存錄檔案,等日後電力技術發達後再研究。”
想了想,又補了一句:
“技術提供者可入西京電力研究所,研究電力,按二等研究員標準,提供待遇。”
(漢國研究所等級分為實習研究員,三等研究員,二等研究員,一等研究員,以及最高的特等研究員)
寫完之後,劉宇左看右看,最後在另一份用黑皮包裹的空白文件上寫道:
“速查西京大學優等生尼古拉.特斯拉,此人之身份,國籍,性格人際關係,,一概搞清,不得有誤!!”
寫完之後,劉宇就將黑皮紙包裹好,蓋上印章,讓秘書轉交給調查局。
而遠在西京大學的電力係的尼古拉.特斯拉,此時正在和自己的導師吳長林討論電力技術的未來發展。
剛剛才講到一半就聽到外麵喊:
“尼古拉,有你的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