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鐘聲敲響,整個漢國也正式進入到了建國第四十個年頭。
根據漢國最新的人口統計,截止到龍武三十九年,漢國人口正式突破七千萬,達到了七千一百八十一萬四千八百人。
其中多數都為青壯年,雖然目前因為建國時間的緣故,導致整個漢國的老齡人口正在增加,尤其是龍武元年,或龍武十年左右移民漢國的人口,正在逐漸的老去,但大體上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按照漢國目前的人口出生率,也基本保證了漢國正常的人口迭代。
隻不過這個人口出生率和那些農業國相比還是相差甚遠,畢竟工業國的最大的毛病就是人口出生率。
其實現在的出生率,如果和後世的那些工業國相比,已經算非常好了,畢竟當前全球主流的,還是以農工業混合為主,而不是單純的工業。
但是哪怕如此,在漢國內閣內部,也把未來的人口問題,擺在了首位,畢竟沒有人口,哪怕占領再大的領土,占領再多的財富,其實本質上也是給他國做嫁衣。
根據去年下半年底的內閣年度會議,人口問題,已經被提高到了漢國最高戰略層。
其中首要的就是支持移民,這一條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畢竟相比於漢國自己內部產生的新增人口,短時間,其實是很難填滿如此巨大的窟窿的。
根據漢國移民部統計海內外的移民人口數據來看,整個大漢帝國,包括本土和殖民地,總計在三百萬人左右,其中本土拿走一百五十萬,剩下的則被分給了海外殖民地。
隻不過這個分配,從來就沒有公平過,比如說非洲殖民地,就拿走了至少一半的移民人口,其他地區也隻能在剩下的那幾十萬人口中,分一些殘渣剩飯。
也因為如此,非洲殖民地,這兩年引起的爭議,在所有的殖民地當中,也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說在很多人看來,非洲殖民地浪費這些寶貴移民人口。
甚至他們還列舉加勒比地區近些年的經濟增長,以此來證明,加勒比地區比非洲更值得發展。
但是無論他們怎麼叫囂,依舊改變不了非洲地區在漢國高層心中的地位。
而之所以會出現加勒比比非洲發展快,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距離。
加勒比地區天生就屬於漢國本土範圍之內,先天上就可以獲得本土廉價的資本和出口市場。
哪怕是種甘蔗,賣蔗糖,其運輸成本,也遠低於非洲地區,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難出現所謂的加勒比地區高增長,非洲地區低增長的情況了。
而對於漢國來說,非洲殖民地也是眾多殖民地中,發展潛力僅次於南洋地區的存在,甚至從純資源麵積的角度看,南洋地區,是很難和非洲地區相提並論的。
最大的優勢,可能就是比鄰遠東,容易獲得移民人口以及出口市場,再就是馬六甲的世界海運優勢了。
而這些其實東非地區都具備,東非地區的上部是紅海,是西亞,再往上就是歐洲,下麵是印度洋,再沿著大陸架航行就是南非所在的好望角。
如果真的要這麼算,東非地區的發展潛力,實際還在南洋之上,隻不過因為時間以及地理的緣故,導致東非地區的發展出現了所謂的“大投資,小回報”的奇葩投資回報。
而這也是非洲發展的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因為投資太大,而導致短期之內,收益率很低,甚至多數地區還處於虧本狀態。
這其實也是大多數國家非洲殖民地的現狀,看似資源豐富,耕地數量廣大,但不要忘了,非洲是一個原始地區,就和亞馬遜雨林一樣,多數地區,幾十萬年都沒有開發過,當地的一些土著,也從來沒有想過搞什麼治理,又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搞什麼治理。
而這個帶來就是新殖民者的高成本投資。
根據漢國的統計,光是在東非地區的水庫建設,乃至水道疏通工作,就花掉了差不多四億華元的基建經費,這還不算開墾土地補貼的農具和農機。
如果真的算下來,短短不到三年時間,漢國已經為東非投資了超過九億華元,平均每年三億華元。
這還隻是前期投資,按照漢國的計劃,整個東非地區在未來將成為承接本土投資的重要來源地。
大漢帝國海外殖民地眾多,從冰雪天地到熱帶草原,幾乎包含了這個星球的大部分生態。
但隻有東非,才是真正具備大規模移民的海外殖民地,鮮卑地區麵積是大,但是太過寒冷,哪怕是比較溫暖的沿海,乃至最核心的北海地區,冬季都有零下幾十度的低溫,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能夠在北海發展重工業,本身就是一種極限。
至於對天氣要求更加嚴格的重工業,那更是想都不要想,幾乎不可能。
至於南洋地區,看似輕重工業都合適,但它有一個巨大的缺點,那就是資源不足。
雖然目前漢國已經在蘭芳開采出了後手有名的婆羅洲油田,但根據漢國內閣的估算,按照目前的石油消耗量,該油田如果按計劃開采,最多堅持到下個世紀中葉,最多不超過五十年代,就會進入枯竭。
而美洲本土的石油,哪怕按照目前的開采再乘以二,也可以乾到下個世紀末,甚至是世紀初,這還沒有算無法開采的頁岩油。
如果未來的某一天頁岩油技術突破,那麼美洲的石油,甚至可以用到二十二世紀,甚至節省一點,還會更遠。
(北美頁岩油儲量豐富,後世美利堅依靠頁岩油技術,一舉從石油進口,變成了石油出口國,堂而皇之的和中東王爺搶飯吃,唯一的缺點就是開采成本過高,必須要國際油價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一旦油價跌了,就要虧損)
而南洋地區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多種重要礦產資源的缺失,甚至如果真的列一個名單,甚至會超過五十多種。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作為唯一一個,在資源上可以和本土相提並論,且麵積巨大的海外殖民地,東非地區,先天的就站在了所有漢國殖民地的肩膀上。
哪怕再不情願,也必須承認,東非才是大漢帝國,最值得投資的海外殖民地,無論從資源,還是地理角度來說。
…………
時代的風,吹走了舊世界的灰塵,但卻留下來舊世界的殘渣。
漢國作家盧漢興,在自己的散文詩集“夢蘭錄”中的一段話。
“砰……”
一粒白色的杆球飛起,落在了球場七十多米外的湖泊左側。
劉宇收杆,立在一旁,而在他的身邊則是剛剛從非洲回來的周王劉器,也就是最小的那個藩王老八。
“大哥的球技確實要比我好,這麼長時間沒見,還是這麼犀利。”
“什麼犀利不犀利,玩物喪誌而已,所謂玩多了自然如此,八弟不是不行,而是不屑此道罷了。”
劉宇的話讓劉器微微皺眉,緊接著開口:
“帝國成立四十周年大慶,據說要提前幾個月舉行,敢問兄長,可有此事??”
“八弟從哪裡聽到傳聞??”
劉宇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反問劉器消息的來源。
“這件事要想知道,可是太容易了,內閣那邊都已經傳遍了,愚弟我也隻是碰巧聽到罷了。”
劉器的話讓劉宇笑出了聲:
“八弟這耳朵確實靈巧,其他藩王都不知道的事,八弟知道,可見八弟消息確實要比他等要廣。”
“朝廷確實有意提前辦四十周年慶典,具體哪個月說不上來,不過應該也就在三個月以內。”
劉宇沒有說出具體的時間,隻是給了劉器一個模糊的時間線。
“既然是慶典,可有獻禮??”
“畢竟這可是父皇登基的四十年啊,沒有賀禮怎麼行!!”
劉器忍了一會,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這兩句話才是最重要的,之前其他的話,都是作為鋪墊使用。
“賀禮,要什麼賀禮??”
“我大漢已經建立四十年了,些許凡俗之物,怎麼可能比的上??”
“所謂盛世興軍,我看,還是閱兵為好!!”
劉宇的眼神綻放出寒光,讓一旁的劉器,忍不住偏頭,躲避那讓他難受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