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漢工業規模(2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075 字 6個月前

是的,在劉宇眼中,朱道就是個天才,而且還是個幾十上百年難遇的組織型天才。

要知道隨著大漢帝國的力量持續增長,官員人數不斷增加,部門數量每隔幾年就要擴張一次。

單純的那種胡均定時代七八個,十來個部門,早就結束了,目前光是掌握實權的部門都有二十個,如果算上那些沒有多大權利,但也管一些事的部門,可能整個大漢帝國的部門,將會超過五十個。

這麼多部門,這麼多官員,想要把這些人串聯起來,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彆的不說,光是讓這些“各司其職”,就是很大的本事。

所以在最近一段時間,內閣已經準備進行改革,改革的重點就是人員。

其中改的最狠的就是宰相,按照大漢帝國目前的情況,整個內閣將被分為宰相,執宰,部門主官三個主要核心。

其中增加的執宰,其實就是分攤了原來宰相的一部分職權,將相權的影響力削弱了至少百分之四十,實施之後,再想出現胡均定,朱道這樣大權獨攬的宰相,是不可能了。

到了齊成棟上來後,大漢的宰相,也就正式告彆原來那種“皇帝老大,我老二”的權利狀態。

宰相,已經越來越來被弱化,而與之相反的是,各部門主官與執宰的能力,卻在加強。

(總共要設立九個執宰,分彆對應原來的九大部門)

這其中的“功過事非”,又有誰能夠說的通呢。

“各位,再過兩個月,我就要退了,這退之前,主持這最後一次內閣會議,朱道深感榮幸!!”

“諸位中的一部分人,和我共事超過十載,尤記得當初在一起共商中興國事,是何等暢意!!”

“所謂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這會還是要開的。”

簡單的開場白結束後,朱道就正式召開了這次內閣會議。

其中內閣的主要問題就是財政和工業。

雷玉台看了一眼還沒有打算開口的齊成棟,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第一個選擇上台。

(類似那種演講台,隻不過沒有加高,畢竟大家身份差不多,你站這麼高,很多人心裡會不痛快的)

“各位,自我介紹一下,新任工業部長,我叫雷玉台,表字庭湖,原來是搞機械的,後來被朱相踢到了工業部……”

“哈哈……”

底下響起了一片笑聲,而坐在底下的朱道則是抿著嘴,露出笑意。

簡單的開了小玩笑,雷玉台就翻開了前天打印好的工業報表:

“根據去年統計,我們總計完成本土工業製造一百七十五億三千二百萬華元,海外工業產值超過四十九億華元,總計超過二百二十四億華元。”

“其中重工業占了一百五十二億華元,輕工業規模七十二億華元。”

雷玉台平緩的報出報表上早就寫好的數字,引起了底下一片議論之聲,緊接著又說:

“根據這個統計數字可以得出,整個大漢的工業模式,依舊是重工業占比高,輕工業占比低,這裡麵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這些年將大量的投資,投到了重工業,而忽視了輕工業……”

“事實上我們的輕工業發展是相當快速的,兩年時間增長超過十七億華元,但是與重工業動輒幾十億的增幅,完全是小巫見大巫,是不能夠比的。”

“而這樣的經濟模式,根據我們工業部自己內部的統計來看,是不能夠長久的。”

“因為按照一般消費品價格計算,一個國家的輕工業應該是在整體上超過重工業,甚至達到均衡才對,我們目前的輕工業,隻有重工業的二分之一,這樣的比例,是完全不合格的。”

“在這裡,我呼籲齊大人,給輕工業投資,給輕工業投資!!”

看著台上要求投資輕工業的雷玉台,齊成棟臉色不斷的轉向陰沉,但最後又恢複過來,雖然他知道對方說的完全是真心話,但是基建戰略的本質核心就是投資重工業,投資輕工業能得到什麼??

唯一的好處估計就是增加了商品數量,加大了流通,降低了物價。

這是好事嗎,當然是好事,但在重工業沒有完成,或者說沒有到完成的差不多的時候,輕工業,根本不會是新一代內閣的投資核心。

用基建連接重工業,進而帶動整個大漢帝國經濟,會是未來至少十年的戰略。

唯一的代價恐怕就是嚇人的債務。

而台上的雷玉台也知道這裡麵的原因,所以在之後又表示:

“發展輕工業,可以借用民間的資金,我大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輕工業都掌握在民間,這些年之所以輕工業還能夠穩定增長,就是依靠民間的力量。”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這股力量,繼續投資輕工業這一穩定民生,乃至經濟流通的產業。”

“我個人的建議是,減稅!!”

“嘩啦……”

最後一句話說完,場上都沸騰了,一部分人不斷湊頭往齊成棟那邊瞧去,想看看這位未來的齊相是什麼反應。

就連朱道都下意識看向坐在自己側手位的齊成棟。

而齊成棟的反應是什麼,那就是沒有反應,最起碼表麵絕對看不出任何表情。

而在台上的雷玉台則是繼續講述他的減稅戰略,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對於輕工業各類的減稅幅度:

“對於類似紡織,小商品製造企業,我們不僅僅要減稅,還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他們補貼,尤其是化工產業的補貼。”

“就比如說目前已經逐漸轉移到墨西哥,日本的紡織工廠,我們可以允許他們製造產品,最後再返大漢本土,但我們必須保證源頭技術一直掌握在我們手中。”

“比如說紡織材料,石油科技下,產生的各種紡織新型材料,乃至現在市場上最火的絲質襪……”

“對於這些東西,我們要加以保護,以保證這些產業可以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

“而保護,不是嘴巴說說而已,要的是投資,要的是減稅,要的是補貼!!”

雷玉台的話讓不少人都傻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從機械局調來的新工業主官,會這麼大的火氣,這已經不是“索要”這麼簡單了,完全是火力全開。

隻有台下的齊成棟依舊沒有什麼反應,但其實他心裡,已經在盤算這件事的可行性。

彆看他一直將重工業放在首位,輕工業放任不管,但其實他比誰都清楚輕工業的重要性,頭重腳輕,自古以來都不是什麼好事。

隻不過搞了重工業,注定不可能在將資金投資到輕工業之上。

但是不搞又不行,所以現在其實他現在也在想具體的可行辦法。

而台上的雷玉台則給出了一部分解釋:

“我個人的建議是,除了減稅以外,就是放寬輕工企業的上市門檻,讓他們可以更加容易融到資金,發展自己的企業,進而帶動整個大漢的輕工業發展……”

“各位,根據我們的統計,重工業拉動經濟,如果是一,那麼輕工業就是一點二,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重工業對降低物價水平,並沒有輕工業那麼顯著,畢竟你可以不買汽車,但你不能不穿衣服,不買日用品!!”

“我個人認為,未來三年到五年的時間,我們應該將輕工業的地位提上來,保證整個大漢帝國經濟,乃至物價水平的正常發展。”

雷玉台說完後,底下反而沒有了多少議論聲,思考的人正在逐漸變多。

而這個時候雷玉台翻了一下放在講台上的報告書:

“接下來講一下產業,在這裡我要重點講一下我們重工業中的鋼鐵業。”

“我的觀點是,繁榮中的繁榮,過剩中的過剩!!”

“現在的繁榮不代表以後的繁榮,很有可能就是日後的危機!!”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