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萬陳武說完下去之後,先後又上來了七八個部門的主官,幸虧他們都是一些小的部門,唯一大的比如說是“商部”,占用了超過半個小時,其餘部門,也隻有帝國銀行在說存貸數據的時候,占用了比較長的時間。
而當這些小部門一個個都下去後,終於輪到武官,這也是少有的第一次武官直接參與內閣會議,而這一切都來源於去年下半年的內閣改革,其中最核心的除了將宰相的權力拆分,增加了執宰。
就是將海陸空三軍合並成為“國防部長”,這也是在整個大漢最核心的改革,畢竟在任何一個國家,軍事問題都是最核心,最敏感的問題。
但在成立這個代表所有軍種的國防部長之前,海陸空三軍之間的混亂,幾乎可以用“視如仇敵”來形容。
因為軍種的問題,哪怕是來了一個國防部長,他大概率也必須是海陸空三軍中某個軍種的軍官,也就是將軍。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所謂的國防部長,就成了海陸空三軍爭論,甚至互相“打擊”的重點,原來大家還隻是爭奪軍種地位和軍費占比,但是到了如今,這個新出的,叫國防部長的官職,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新的矛盾點。
對於這個情況,那些內閣的文官知道嗎,他們當然知道,他們不僅僅知道,甚至這個新官職,就是他們參考歐洲搞出來的。
就像朱道私下說的:
“這幫家夥原來分這個部,那麼部的,想要找他們麻煩還難了,現在則簡單多了,要想製衡,隻需要再讓他們為這個位置打起來就行!!”——
“大家好,我叫高真武,出身空軍,目前任大漢國防部長!!”
當一身藍天將官製服的高真武上將走上高台的時候,一些不了解實情的官員,馬上就蒙了,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個國防部長的職務,怎麼也得落在海陸兩家頭上,怎麼來了空軍??
要知道哪怕是在中東戰爭,馬來亞戰爭中證明過自己的空軍,在如今的漢國,其地位依舊比不上海陸這兩個從古至今的傳統兵種。
畢竟就像當年胡均訂所說的“大漢隻有兩個朋友,一個陸軍,一個海軍”一樣,在大多數人的傳統觀念裡,空軍依舊屬於不成熟的兵種,甚至在多數人看來,空軍能夠完成突襲,乃至單獨的打擊敵人,都是因為高射炮,高射機槍不發達,是一種“盾”層麵的落後,而不是矛頭的問題。
而這也和如今的飛機依舊大部分屬於木製結構有關,但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空軍從未自己單獨打贏一場戰爭。
想起大漢陸軍,你會想起“兩次美洲戰爭”,想起在世界各地風光無限的軍事行動,想起所謂的“殖民地開拓”。
想起大漢海軍,你會想起“加勒比的夜幕之戰”,想起“以身許國的霍將軍”,想起發生在前幾年的“馬六甲海戰”,想起在南海地區和英國本土艦隊對峙的崢嶸歲月。
但是如果想起大漢空軍,你能夠想起什麼,什麼也想不到!!
這就是空軍的現狀,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空軍出身的高真武上將,成為了大漢首個國防部長,這本身就是一種“信號”。
而且是非常明顯的信號,這一點在後來高真武的報告中也能夠聽出來:
“根據大漢第三十八次軍事會議要求,海陸空三軍,應建成世界第一流,具有全球視野,能打硬仗的全球化強大軍隊。”
“在這一基礎上,我們對現有海陸空的指揮機製,做了係統性的調整,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全確立了參謀的指揮機製,部隊主官日後除去少數意見以外,隻負責下達命令,以及統籌軍隊,其他的事情,都由參謀部來完成,包括後勤也是如此。”
“而除了參謀部之外,我們還將對陸海空三軍的後勤補給體係進行全球化升級,其中最重要的升級內容就是全球的基地。”
說到這裡,高真武拿出了一張不大的世界地圖,上麵標注了大漢帝國在全世界控製的疆域,尤其是海上及陸地上的軍事基地。
其中多數都在本土,海外加勒比和中東最多,非洲次之。
至於遠東,按照目前的戰爭對象,也隻能排在最後。
“我們目前的基地,多數都是陸地基地,考慮到目前我國領海,以及所控製海域的廣大,我們計劃在多數可停泊中等商船的小島修建戰備後勤保障基地,這些基地常年最多隻有兩個班在維護,隻有到了戰時,才會按照所在地區的戰爭等級,持續增加人數………”
“而按照我們的計劃,加勒比到大西洋以及紅海到中東的這條海域,是我們未來的重點爭奪目標,不管是陸地還是海島,都是我們設立軍事基地,維護帝國利益,乃至自身安全的堅定保障!!”
高真武話音剛落,周圍也同時響起來“嘩啦”的鼓掌聲。
隻不過在高真武說完這些“全球軍事基地”戰略後,齊成棟和朱道同時皺下了眉頭。
朱道甚至還回過頭特意看了齊成棟一眼,兩人好似有心靈感應一般,互相對視在了一起,而在對視之後,兩人又迅速分開,但在分離的一刹那,兩人都猜出了對方的心思。
而在台上的高真武還在大談他所謂的帝國軍事全球戰略:
“各位,請看這張圖,這是一張歐亞地圖,在這張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中東的位置非常重要,這裡不僅僅有我們所需要的石油,更有整個世界島,最重要的地理位置。”
高真武手中是一副完整的歐亞地圖,在這副地圖上,中東這塊地方,特意被他同紅筆簽了起來。
“中東卡在歐亞大陸交流的必經之道,古時阿拉伯人,乃至近代奧斯曼都是靠壟斷東西方貿易興盛,而到了現在,尤其是在中東發現石油後,這塊地方對我們而言,戰略價值就更高了。”
“目前中東已知有石油的地方,一是波斯,目前受我們掌控的世界第二大產油國,第二就是英國控製的大馬士革王國,這個國家的石油資源據情報顯示也不少,甚至一定程度上因為自然條件優越,戰略價值也遠高於法國人手中的北非石油地區……”
(後世利比亞,此時的法蘭西因西行省,是拿破侖三世親自取的,名字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單純就是為了彰顯和其他北非殖民地的不同,也是對石油這一寶貴資源的尊重。)
高真武指著地圖上的中東位置繼續開口:
“中東的上部是高加索,是廣袤的歐亞內陸,從純戰略角度看,誰控製了中東,誰就控製了高加索,誰控製了高加索,誰就控製了伏爾加河……”
“而一旦伏爾加河流域受到影響,整個東歐,甚至整個東羅馬帝國都會陷入動亂。”
“而東羅馬帝國一旦陷入動亂,就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更加分裂,一個更加混亂的歐亞大陸內部,而這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正確的,因為隻有這樣,歐洲乃至亞洲,才會因為世界內部的混亂,從而延緩,打斷他們的發展。”
“甚至到了最後,我們想要在歐亞大陸製造混亂,隻要一直掐著中東的脖子就可以了,向西是東羅馬核心中的核心,小亞細亞,是歐洲的文明的祖地地中海,這裡有歐洲文明的賴以生存的地理空間……”
“而如果按照我們內部人員估計的,中東擁有這個世界百分之五十的石油計算,那麼這塊地方,就是未來幾十年,乃至百年爭奪的目標,我們要用當初開拓美洲的意誌去開拓中東!!”
高真武說到這裡,緩了一下,隨後眼神孤傲的看向所有人:
“哪怕付出戰爭,哪怕付出生命,哪怕我們做的再無恥,再沒有道德,但這又怎麼樣,軍事是嚴肅的,也是沒有底線的!!”
“帝國的強大與生存永遠是我們第一要務,任何東西,都應該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