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末的西京城,總體呈現著年末的氣氛,雖然按照傳統的時間,這個時候應該還不算年底,但是按照如今普遍使用的陽曆計時,如今無論如何都算是年底了。
【漢國使用陽曆與農曆兩種計時法】
而每到這個時候,也是漢國多數企業發放年終獎金的日子。
而發獎金,其實也能夠看出哪些行業再興旺,哪些行業再沒落。
比如說目前發獎金發的最多的就是石油企業,普遍都有至少半年左右的薪水作為獎金,甚至某個漢州本地的石油企業發了一年半的獎金,還曾引發輿論一片嘩然。
甚至有人直接站出來表示:
“石油企業利潤太高,是油價上漲導致,隻有降低油價,才能夠讓所有人受益,而不是隻是一小撮人在那裡開懷暢飲!!”
隻不過對於這些議論,大部分石油企業都是我行我素,畢竟就像龍江某油田企業的煉油員工所說:
“我們賣我們的油,發我們自己的獎金,漲價是是市場導致,關我們有半毛錢關係啊!!”
在這樣的一個議論紛紛中,整個石油企業發了總計一點七億華元的獎金,號稱是所有行業之首。
也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以石油業為主的能源產業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而僅次於石油的,其實就是汽車行業,在過去的一年中,整個大漢帝國的汽車產業從去年的一千一百萬輛,上漲超過一百萬輛,漲幅超過了百分之十。
按照某個汽車企業員工私下所說:
“我們老板給明年定下的目標是突破百萬台,要知道我們隻是一個排名第五的企業,想想都知道前四名得是多麼恐怖!!”
【漢國汽車行業排名:福城汽車,星河汽車,蓬萊汽車,海洋汽車,飛馳汽車。】
在這樣的一個巨額增長之下,汽車業的繁榮,自然也隨之而來,按照統計,整個汽車行業的汽車均價是一千二百元,這個數字比去年的價格有了明顯的上升。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漢國的“基建經濟”模式,初步影響到了帝國的消費經濟,一千二百萬台汽車的終端消費是一百四十四億華元,這是什麼概念,整個大漢帝國的經濟總量按照今年的統計也四百三十五億華元。
【英國產值為四百五十五億華元,距離超越隻是一步之遙。】
而如果再算上上下遊的產業,整個汽車產業的產值甚至會超過一百八十五億華元,這是什麼概念,一個汽車產業占了整個大漢經濟的三分之還多,無限接近於一半。
就像西京日報在前兩天的標題“車輪上的帝國”一樣。
整個大漢帝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汽車帝國,就像西京大學教授“侯文銀”所說:
“帝國的生命是汽車和石油給的,沒有汽車和石油,帝國的任何戰略,都將成為一個空談,我們是真正的,坐在引擎蓋上奔跑的國家!!”
如果再算上已經成為主流的電力業,以及同樣占據大頭的基建,整個大漢帝國,用新任財政部長郜海封所說:
“我們已經基本完成產業升級,第二次工業化的火花就在帝國,帝國就是當今世界工業的象征!!”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金山日報於龍武四十年十二月十四日,甚至打出了:
“大漢夢正式啟航!!”
在這個全民“做夢”的時代中,帝國的四十年,也即將結束。——
海濱大廈,一座金山當地新建的一棟大樓,超過二百米,在高樓雲集的金山,也算能夠排的上號。
這間大廈主要的用途和目前市場上大部分辦公樓都不一樣,這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高端豪華住宅。
開發這家的是金山新銳地產公司“雲建”,雖然有人嘲諷這家公司的名字是在在雲端上造房子,不靠譜。
但是這家公司在龍武四十年,硬生生完成了超過一個億的銷售額,打破了整個大漢高端住宅的年銷售記錄。
你要問為什麼這麼多人買這種均價“三十萬華元”的豪宅。
那麼雲建公司的老板賴小星會告訴你,他也不知道。
唯一可信的就是這家公司銷售房子的營銷能力,就拿這棟已經基本售罄的海濱大廈來看,整個建築基本呈現大陽台,高落地窗,漢國化的標準。
至於什麼是漢國化,恐怕也隻有這家公司能夠回答,按照他們的設計,房子本身是參考西方的莊園上層,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大陽台的設計,至於落地窗則是大漢很多企業,衙門的設計,隻是為了更好的看到外麵的景象。
而除了這些以外,裡麵的設計,也比較符合傳統的東方建築,“玄關”“中堂”,這類帶有明顯東方韻味的設計,給這座高樓建築,增添了一抹大漢本地的特色。
甚至據說裡麵的地毯都是在波斯定製的,上麵繡的也是古代神州的傳統紋路,隻是為了滿足賴小星所說的逼格。
再加上當初宣傳的那句“雲端之上,新式生活”廣告語,確確實實在當時的金山附近,出了很大的風頭。
一些本來對高樓建築心存疑慮的富人也對這個號稱可以身處雲中的房子感了興趣。
而有了興趣,自然會有人來看房,看房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雲建公司的海濱大廈,在這個年代,簡直就是“降維打擊”,基本就是手把手的教後來的地產公司造房子。
短短不到一個半月,基本上海濱大廈的所有房子都賣出去了,總收入超五千萬,剛剛好實現盈利。
而這一消息也有心人的傳播下,傳遍了整個金山地產界,甚至還在往整個大漢的地產行業擴張。
所有人都因此看到了帝國內部對於高層建築的需求有多大,以至於在短短一個月內,就相繼有七棟超百米的大樓開建,並獲得了當地的售房資格證。
甚至最早的一個在龍江的企業,剛剛開啟預售,就在短短一個禮拜之內售空,這也進一步的告訴所有人,未來大漢房地產的市場是高樓建築,而不是單獨的庭院建築。
隻不過這種跟風搞高層建築的行為也遭到了反對,某家地產企業的老板就稱:
“整個大漢帝國,隻有核心城市的核心地塊最適合搞高樓住宅,其餘地方,搞了也是賠本,這主要就是因為我們的領土實在太大了,除去核心地塊以外,大部分地區的拿地成本也很低,再加上我們汽車業發達,最後普及的一定是不超過三層的獨棟住宅,這是地理的原因,就像日本當初為什麼要建那麼後來出現問題的高樓建築,同樣也是地理限製,使得日本本土,很難像我們這樣隨意建造占地麵積廣大,甚至可以說是浪費的,高樓建築在大漢沒有任何市場可言!!”
【類似後世的美利堅】
但哪怕如此,市場還是多了很多開發高樓的樓盤,不是這幫人不明白市場到底是怎麼樣,完全是因為大漢帝國有些人確實喜歡高樓建築,而且這幫人還有錢,不造不是傻子嗎??
畢竟在如今的大漢,能夠住上市中心核心區的高樓,那絕對是富人的象征,而人這個動物的本性就是如此,彆人都去買了,那我一定要有一樣,就和大漢帝國蓬勃的汽車產業一樣。
你買我買,這汽車銷量可不就上來了嗎??
高端樓宇住宅的市場未來不是萎縮的,相反,按照如今的銷售數據看,反而是上漲的。
這和那位老板分析的完全不一樣,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經過四十年的發展,以及這幾年開始的大水漫灌,整個大漢帝國的經濟,實際就像坐上了一個點火的火箭,不斷的突破原來一個又一個以前很難觸碰的高度,最後的結果就是在民間產生了一批具備消費能力,卻不知道買什麼的富人。
事實上到了如今的時代,富人能夠買到的獨特產品,其實是在縮小,而不是擴大,就拿絲質衣物來算,在古代,普通百姓都是穿粗布爛衫的,隻有當地的地主,富商,有功名的人,才能夠穿的起絲質衣服。
穿越到古代,想知道這個人處於什麼位置,看穿著打扮和樣貌就知道了,但是到了如今,因為工業化的進步,以及日本和神州源源不斷的向全世界供應生絲,原來可望不可及的那些東西,正在慢慢變成了尋常百姓家的常服。
這還隻是衣服,放在工業品領域,更是如此,當今大漢市場上的那些家用電器,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買不起,在這樣的情況下,唯一可能劃分窮富的,就是目前售價昂貴的空調,以及進入廉價的電風扇。
【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下,包括電風扇在內的大量電器產品實際價格隻有五年前的三分之一,大工業生產降低成本的好處在大漢無數個行業上演。】
唯一能夠產生劃分的就是汽車,以至於在如今的大漢汽車業,甚至搞出來所謂“三級車”的評價體係。
其中普通的民生汽車就是三級車,類似麒麟,藍鯊這樣的汽車,就成了二級車,而一級車,目前除了龍馬以外,也隻有脫穎而出的銀獅和天鷹。
這種劃分方式其實說白了和後世的那種“A級車”“B級車”如出一轍,隻不過因為時代的原因,劃分的比較淺顯罷了。
而這些都是為了什麼,本質上還是人為的搞出消費等級,進而綁定社會地位。
而核心地區的高端豪華住宅,其實就是這個道理,貴不要緊,重要的是得讓富人消費,而不是讓資金沉澱。
這也是為什麼在龍武四十年底的時候,齊成棟內閣發布了有關“支持建造高端住宅”的文件報告。
內容不多,基本不超過一頁,但其中的內容卻值得讓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