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航空俱樂部與航空人數(2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377 字 6個月前

“最近在學校怎麼樣,考試都過了嗎??”

“哥,你還不知道你弟弟我,我可是在飛行駕校長大的,我的實力你還不知道嗎,當初我可是特招,咱一上來就是有軍銜的人,小小考試,算個屁!!”

(海航早期招募不到人,特意派人去民用飛行駕校招人,成績好的,直接從尉官開始,周亞勳就屬於其中的佼佼者,直接從士兵成為了軍官,而且一步到位,又跳到了中尉,一旦正式畢業,直接授予上尉軍銜,這樣的速度搞下去,再加上海軍確實缺航空人才,未來一個上校是跑不掉的,甚至沒準還可以觸摸一下那讓多少人豔羨的將星……)

“伱啊你,一天到晚,吹牛倒是真的。”

“我問你,你們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動作,先聲明啊,你哥哥我不是來刺探情報的啊!!”

周清說這句話的時候,還條件反射的壓了壓音量,甚至將話筒故意壓低,如果不是因為電話亭隔離,沒準真有點像特務接頭。

“什麼動作不動作的,我一個學員,怎麼可能知道??”

“哥,你又是從哪裡得來的消息,不會又是你那個老情人告訴你的吧,哥,我早就說過,那個女人不是什麼好人,離婚,帶兩個孩子,你比多爾袞還多爾袞!!”

(在大漢還有所謂的清廷密史,其中多爾袞和孝莊,那根本就是常客。)

“什麼鬼話,我和你說,今天你哥我……”

周清壓低聲量,說著剛剛在飛行駕校發生的事情。

“你懷疑要打仗了,哥,彆開玩笑了,怎麼著也不可能有你上的機會,我們這幫人就夠了,還用的著你們這些三流水平的出馬??”

“行了,彆自己嚇自己了,我這邊還有事,先掛了啊!!”

“你……”

“嘀嘀……”

看著手中還在叫著紅色話筒,周清無奈的將話筒放了回去,隨後推門走出了紅色電話亭。

……………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整個軍用航空現役飛行員為三千二百一十五人,其中空軍兩千七百人零五人,海軍五百零六人……”

“與此同時,根據我們之前對駕駛執照的統計,整個帝國本土拿到飛行駕照的人數,近十年累計是四萬五千六百零七十二人,平均每年是四千五百餘人……”

“而這還隻是目前我們統計的數字,如果要加上那些學了沒考,考了沒過,或者壓根就是隻報名,不學習的人,這部分人數,應該超過二十萬……”

“而再聊回軍事,除去現役,我們還有符合二次征召條件的兩萬名飛行員,這部分飛行員,因為是標準軍用飛行員,實際戰鬥力,其實是超過下麵這四萬人和那二十萬人的……”

(航空服役時間長,多數人要飛到三十多歲,再加上早期軍用飛行員考核難度,這兩萬人中的多數人,都是這些年擴招而來的,如果沒有擴招,一萬四千人,就是極限)

“綜上所述,如果單純靠目前現役和退役,其實打一場中等規模的世界戰爭,其實也是夠用的。”

“但如果是以打高規格世界大戰為標準,單靠現役和退役,是完全扛不住的,彆的不說,光是一個飛行小時,就足以限製死我們。”

(因為高空飛行和地麵行駛的不一樣,航空飛行員,往往需要承擔更多的身體負擔,根據漢國最新的維修保養條例,一架飛機完成一次航行之後,最起碼要維護保養兩天,也就是四十八小時,戰事頻繁的地區可以縮減到二十四,甚至十二小時,而飛機休息,人自然也要休息,畢竟機器有金屬疲勞,人自然也有肉體,甚至精神疲勞)

“所以我的看法則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在那些民用航空駕駛員當中,推廣一部分軍用標準,保證一旦開戰,這些人進來後,馬上就能用!!”

空軍參謀長楊康建站在空軍最高會議室的高台上,念著早已準備好的稿子。

稿子很長,一直持續了快二十分鐘,才停了下來。

而在底下,竊竊私語聲依舊不斷,其中主要談及的就是海軍航空現役飛行員,五百多人,雖然隻有他們空軍四分之一,但卻可以看出海軍的“野心”。

其中討論最多的就是:

“海軍這群家夥,好好的戰艦不搞,非要搞什麼航空母艦,簡直就是離經叛道,這當初可是說好了,天上歸我們空軍管,地上歸陸軍管,海上才是他們海軍的歸宿,但是看看現在,哪裡還有一點默契可言,最可恨的就是上麵竟然同意了。”

“簡直就是笑話,我看啊,早晚有一天,那幫海軍陸戰隊,非得也跟著上艦不可!!”

“你還彆說,我聽我朋友說,海軍還真打算搞什麼兩棲登陸艦,不過這玩意不就是原來的登陸船嗎,隻不過不知道怎麼的,海軍非要在上麵加什麼偵察機,你看看,這群海軍從一開始就沒憋著什麼好屁,借著登陸,削弱我們空軍對天空的統治……”

“誰說不是,我早就說過,威脅我們空軍地位的,不是陸軍搞出來的那些什麼自行火炮,而是海軍的航母,我有一種預感,這玩意從一開始就是衝著我們空軍來的,你想想,要是以後飛機都在船上起飛了,還要機場乾什麼??”

“不會吧……”

聽著周圍的“嘈雜”,空軍司令黎行武又抬頭看了一下,已經準備下來的楊康建,隨後接過秘書遞過來的演講稿,順勢上台。

剛一上台,底下的嘈雜就停下來了,看起來他這個空軍司令,還是有點威信的。

“各位下午好……”

“啪啪啪!!”

掌聲雷動。

黎行武雙手壓在講台,環視四周,緩緩開口:

“剛剛楊總的話,讓我震耳欲聾啊,誰能想到我空軍目前的實力竟然有這麼強,要知道很多國家,全國都不一定有一千飛行員,我們光是民間,就有超過四萬名合法注冊飛行員,還有二十萬隨時可以進入航空領域的半飛行員……”

“可以說是人才濟濟,我相信如果這樣下去,我空軍一定會成為帝國最大的軍事支柱,就像空權論所說……”

(海軍內部著作)

“而且我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最近不是說要漲軍費嗎,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我空軍軍費上漲百分之三十,根據上麵的要求,空軍的增長速度,是要高其他軍種百分之十的……”

“這就意味我們有更多的錢去造戰機,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下一步主要是圍繞著兩個機種進行。”

“一個當然是戰鬥機,一個則是轟炸機……”

“其中戰鬥機,以我們目前的技術儲備,升級一代沒有問題,而且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已經的星辰實驗室,已經搞出來新的推動理論,這套理論是什麼,按照保密條例,暫時不能說,但我估計再過幾年,基本可以看到成品,至於看到戰機,估計還要很長的時間……”

(空軍下屬最大的動力實驗室)

說到這裡,其實黎行武本人還是有些遺憾的。

他是親眼看到過圖紙的人,甚至還了解過這種動力的運行邏輯,越是了解,他越是驚歎。

他第一次感覺自己進入空軍二十多年的習慣經驗崩塌了,畢竟這個代號“星辰—五零”的新型發動機,簡直就是夢幻。

甚至在這個時代,用一句外星人評價,也不為過。

再聯想最近幾年鬨的沸沸揚揚的“航天所”,黎行武當時就覺得未來的軍事科技,乃至作戰模式,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好在,大漢帝國再一次站在了時代的潮頭,坐看雲卷雲舒。

雖然諸如德國這樣的國家,同樣再研究這項技術,但根據他了解到的情報,對方目前還在理論摸索階段,這和他們最起碼還有五到七年的代差。

(德國模仿漢國最多的就是內燃機,尤其是在航空內燃方麵,甚至衍生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論,走在了幾乎所有歐洲國家前麵。)

更不用說那些“後知後覺”的其他歐洲國家,這些家夥注定要被拋棄在曆史的洪流之中。

而在台上的黎行武則是談起了剛剛的海空爭論:

“剛剛我再底下聽到很多人說,海軍的航母會取代我們空軍,甚至說什麼船比跑道好用。”

“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大家隻要想想就知道了,航母跑道多長,我們多長。”

“跑道越短,意味著它不能載重太多,要不然就飛不起來了,這也就意味著,海軍的飛機,飛不遠,一個飛不遠的飛機,充其量隻能在海上,下那些不能飛的戰艦頭上,抖抖威風……”

“而我們空軍呢,我們的戰機隻要有機場,甚至沒有機場,修個簡易的跑道,甚至公路就可以起飛。”

“統治世界經濟都是海洋,但是承載大多數人類的,終究還是大陸。”

“大陸和海洋到底誰重要,這是一個千古難題,但在大陸的天空永遠屬於我們空軍。”

“不為什麼,隻是因為我們比海軍的翅膀更長,威力更強烈!!”

當黎行武下來的時候,掌聲比剛剛還要大,大到滿耳都是拍打聲。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