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隻需要維持最低限度統治,拉攏當地人就可以,可是楚國從一開始,就把當地那些人踢到了一邊。
完全是靠大漢帝國的威懾和楚兵來完成統治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要指望那些暹羅人有什麼忠臣可言。
劉戩臉色一沉,有些煩躁的嗬斥: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總不能讓孤在暹羅之地困守一輩子吧??”
“楚王可以等十幾年,隻要華人數量提高……”
“十幾年,孤上承父兄,下順黎民,哪裡有十幾年等孤??”
劉戩冷冷的指著對麵的水墨地圖:
“有生之年,必全取此地,儘化楚土!!”
“楚王……”
宋濤流急的汗流浹背,他最怕的就是這個,這位楚王看似冷靜,處理土著的事情,有時候刁鑽的讓人拍案叫絕,但是有一個巨大的毛病,那就是喜歡和人攀比。
尤其是和自己的那些兄弟攀比,而晉王和商王這兩個“出頭鳥”就是他經常談起的對象。
常言:
“晉王在世界島中心縱橫捭闔,商王在東印度勵精圖治,磨刀霍霍而麵向葡屬東印度,澳洲之地,同為兄弟,怎可懈怠??”
“我現在就問你,若明年攻越,又該如何??”
劉戩的話讓宋濤流嚇的直接跪在地上高呼:
“不可啊,萬萬不可,國力不殆,國力不殆啊!!”
劉戩則是跟著說:
“若是借兵,可有把握??”
“借,借兵??”
宋濤流有些懵,用手帕擦了擦臉上的鼻涕和淚水,隨後回答:
“若是借兵,要看借哪裡的兵,漢兵肯定是借不到,這事完全是我們的貪心,大漢不可能為了這事幫我們,如此,就隻剩下三地之兵可借。”
“其二為商國與周國,楚王要是覺得很說動,或曉以兄弟之情,倒也能借來。”
“其三便為日本,日本國自從為大漢藩屬以來,拿了我大漢不少好處,國內心向大漢之人何止千萬,若是楚王到日本征兵,確是可以招到……”
“不過楚王,臣在這把話說明白,我楚國這些年雖然沒有打仗,但是為了修繕水利,卻是花了不少錢,而且最近兩年辦學校,也花了不少,國庫其實是沒有多少錢的。”
“若想打仗,可是真拿不出來什麼錢,更不用說到國外招募雇傭兵。”
宋濤流最怕的就是楚王劉戩腦子一熱,就跑去開戰了。
這開戰容易,想要結束,可就難了。
劉戩沒有在乎這個問題,而是追問:
“若是以越南境內資源做抵押,能換多少錢來??”
宋濤流傻眼了,他這次是真傻眼了,他想過楚王激進,但誰也沒有想到他會這麼乾。
還沒有開戰,就把他國財富當做抵押,換取軍費,這樣的做法,傳出去,和“桀紂”有什麼區彆??
而劉戩卻是很認真的表示:
“若是在日本發行以越南資源為抵押的債券,伱看可行。”
宋濤流張了張嘴,想要反對,但最後隻能低頭:
“可行,商國這幾年就從日本借來不少錢,這些年日本經濟發展良好,國內投資也被鋼鐵醜聞搞的欲仙欲死,最後隻能流向基建等行業……”
“而日本才多大地盤,海外殖民地這幫人又嫌棄收益小,不願意過多投資,商國要搞工業,他們屁顛屁顛就去送錢,是他們傻嗎,不是,他們算了一筆賬,投資商國,借助大漢重新分配產業鏈的契機,是可以吃到很大的發展紅利的……”
(此時的商國,累計拿到了超過十二億日元,也就是六億華元的投資)
(經過這些年發展,日元彙率重新恢複)
“但是這和戰爭有什麼關聯,他們可能借錢給我們發展,但他們不一定會幫我戰爭??”
其實對於商國能夠拿到這麼多錢,劉戩是很羨慕的,要不然也不會想著借債打仗,就是希望把地盤打大後,瘋狂吸引投資。
畢竟相比於先天有重工業基礎的商國,看似地盤大,但其實都是農業的楚國,其實是有很大劣勢的。
畢竟在如今這個糧食過剩的時代,漢國很多藩國,其實越來越不想種糧食了,類似橡膠,油桐這類經濟作物,反問成為了主流。
(隨著經濟發展,以及汽車的快速普及,全世界對橡膠的需求,比三十年代的時候,幾乎翻了兩倍不止,總產值已經超過二十五億華元,這也帶動了整個世界橡膠的種植,暹羅,東印度地區,就是橡膠擴張,最大的戰場。)
“殿下,您剛剛都說了,咱們是用越南的資源作為抵押,他們自然會覺得有利可圖。”
“而且更重要的是,您是大漢封王,您輸了,大漢的臉上也不會好看………”
宋濤流說著話的時候,實際心裡是很羞愧的,什麼時候,他堂堂勳貴出身,三代大漢文臣,竟然也學會了用“臉麵”要挾自己的主國了。
而對麵的楚王劉戩卻是沒有這麼多顧忌,甚至他根本不認為自己會輸,直接揮手:
“處理完這個阮通豪的事情後,你就去日本,和那些吸血鬼談,告訴他們,這是一筆永遠不會賠本的買賣!!”
“孤是個守信的君主!!”
宋濤流看著“大氣”的劉戩,無奈的拱手答應。
而等到宋濤流走後,劉戩看向身後的水墨地圖,尤其是身邊那些橫亙在他們之間的那個小國。
眼神中閃過一絲光芒,隨後轉身離開。
對於他來說,一切都是注定的,無論獵物怎麼掙紮都是徒勞的。
這是一種自信,一種來自大漢帝國的底氣,他堅信,自己可以在中南半島,複刻晉國的神話,可以完成連曆代中南半島王者都無法完成的事情。
至於會不會失敗,那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他唯一考慮到是,如果到時候俘虜太多怎麼辦!!
…………
“我的這個六弟啊,總是這麼急躁,乾什麼事都想著一口氣乾完。”
“唉……”
商王劉洪在得知楚國在日本的事後,忍不住的不斷歎氣。
他算是看明白了,這周圍除了老八的周國,沒有一個是好相處的。
“楚王乃是大漢封王,這次還有日本的資金人力支持,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親信陳廣安跟著勸慰。
“沒有問題,那才是最大的問題,這才幾年,我的這位好六弟就想著擴張,他啊,唉……”
“過猶不及,過過猶不及啊!!”
劉洪閉著眼睛,不斷搖頭,楚王魯莽的行為,更加堅定了他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決心。
慢一點沒有問題,重要的是,不能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