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國公聽到他這話,紛紛點頭。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們自然也是懂得,況且這可是在朝堂之上,如果表現太突出,勢必會引來其他人的注意。
就算隆皇在朝堂上已經鄭重警告過眾人和幾位皇子,但是那些話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沒有人能夠推斷得出來。
“也好,可不要獨占了所有的風頭。”興國公點頭,十分認可他這話。
秦堂回到府上,也不敢閒著,如果自己的推測是真的,那就需要儘快做出準備了。
這一夜,他都未曾入眠,特意拿了幾張紙開始不斷寫寫畫畫。
餘秋雁和常玉玲,不止一次來到前廳看望這位七皇子,卻也隻看到他屢屢都在搖頭……
第二日一大早,伴隨著大皇子秦烈帶領押運糧草的車隊從皇城中離開,在皇宮中的朝會,也在一眾官員們急促的步伐中開始。
隆皇坐在龍椅之上,慵懶地聽著麵前一眾大臣們的奏報。
這些日子最大的幾件麻煩事都已經結束了。作為帝王,那些小事情也就不需要由他來費心的製定對策,往後的這幾天,終於可以好好地休息片刻。
但是正當這位帝王還在如此設想時,卻忽然聽到台下的興國公突然間說道:
“殿下!老臣有事啟奏,昨日宴席三後,老臣同榮國公仔細思索過了,這次金國前來運送戰馬,隻怕目的並沒有那麼單純!”
這句話,頓時讓隆皇臉色一變,立即坐直了身子。
因為興國公的突然提議,在場的一眾大臣們也臉色驟變。
接下來,一邊的榮國公便向眾人解釋了他們的理由,自然也是秦堂告知他們的這套說辭。
一通話說下來,讓金鑾殿中一眾文臣們冷汗岑岑,他們平日裡不太接觸軍隊的事情,卻也可以判斷出這些話的真假。
的確,五萬石糧食,是絕對不夠金國人連著度過深秋和寒冬的。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痛快地答應大隆開出來的條件,其實是為了打消大隆的顧慮,為後續的計劃做準備!
“嗯,兩位國公的想法不錯,早做打算總歸是好的,最近這段時間,我們應該加緊整備軍馬,增加練兵的強度,縱然那金人沒有入侵的打算,有了他們的戰馬,朕也由不得他們在我北疆之外久居!”
隆皇臉色沉重,練兵之事,早在他計劃之內,就算金國不打算開戰,等到大隆軍隊修整和訓練之後,他也要提及此事。
這時候,興國公突然繼續說道:“陛下,老臣提議,我們現如今就應該整備兵馬,提前準備前往北疆,如此一來,也好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這個提議,還不等隆皇應答,便已經有人站處理反對:
“從皇城中急速調兵前往北疆,這路途之上需要耗費極大的糧草,萬一那金人不打算跟咱們開戰,那這一路上的糧草,可就全都白費了!”
“倒不如先練兵,等到金國那邊真的撕破臉皮,再調運兵馬也不遲!”
楊開泰立馬接上話茬:“是啊,那可是憑空出現的一筆消耗啊!”
出於財政考慮,他們的說法自然也在理。
卻聽得武將一側,榮國公李三秋立即站出來,臉色陰沉:“若是此時不調兵,等到金人打來的時候就晚了!駿北三關若是拱手讓人,那金國便可以一路南下,到時候,你們倒有的是時間來調兵遣將!”
話音剛落,文臣那邊就又有一人站出來說道:
“榮國公這是不相信餘國公?有餘國公鎮守北疆,金國人哪那麼容易拿下北疆!如果真的短時間內就讓金人把北疆拿下來,隻怕必有問題!哦,我知道了,榮國公這是在懷疑餘國公有可能通敵叛國?”
榮國公聞言臉色驟變,頓時大怒道:
“放屁!老夫和餘國公乃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你個狗雜碎全家都通敵賣國,餘國公也不會通敵!你再敢亂嚼舌根,老夫一刀劈了你!”
那文臣頓時裝作一副擔驚受怕的樣子躬身說道:
“國公息怒,下官隻是直言相告,並無汙蔑之意!榮國公你既然相信餘國公不會通敵叛國,就該相信餘國公他會守住北疆,等候援軍才對啊!”
“這……你……唉呀!”
榮國公瞬間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