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十八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是這樣,最近市麵上出現了很多仿品,品質肯定是比不上咱們的,但實在很便宜。”
他拿出一隻盒子,裡頭裝了十多隻動物瓷像,款式和田家窯場出的差不多。
田幼薇隨手拿起一隻對了光細看,但見釉色、動物的姿勢、表情等都很粗糙,便道:“這是賣多少一隻?”
吳十八伸出一根手指。
田幼薇皺眉:“一兩銀子?”
“十文錢。”吳十八把其他瓷像依次擺放出來:“從左到右,依次按著仿造品質高低來排,價錢分彆是十文、八十文、一百文、五百文、一兩銀……”
田幼薇的心情沉重起來,她早料到會有仿品出現,可真是低估了這些人的造假能力。
看這從十文錢到一兩銀的,品種多齊全,真是為百姓考慮,什麼樣人的需求都考慮到了。
“最近的貨走得不好吧?”田幼薇問道:“想必很多番商都放棄和咱們合作了,轉而去買了這些便宜的仿品。”
一兩銀子一隻的那個瓷像,用的雖然不是加了瑪瑙料的珍貴瓷釉,但描畫用的是真金銀,憑心而論,做工不差,隻是比田家出的少了幾分靈韻,多了幾分匠氣。
而真正出色的手工藝品,講究的恰恰就是那幾分靈韻。
可惜,做生意就是這麼無奈,大多數人隻看得到表麵差不多,不會去細究背後的用料手工。
即便毀約賠了定金,三兩銀子一隻的瓷像和一兩銀子一隻的比起來,還是買一兩的省得多。
物以稀為貴,滿大街都是這種粗製濫造的東西,有錢人也就不稀罕了。
可想而知,這些仿品的出現對這樁生意的衝擊究竟有多大。
吳十八道:“不瞞姑娘,最近的貨確實是積壓了不少。還有人中途毀單。”
田幼薇道:“這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上個月邵璟去明州港辦事,尚未發現類似的情況,說明這是最近才集中出現的。
吳十八侃侃道來:“就是這一個月的事,我家管事發現客商突然少了,立刻去找原因,發現幾乎是一夜之間,整個明州港到處都是類似的贗品……
事出必然有因,我家七叔父安排我去查驗此事,我走訪了十來天,算是把這事兒的來龍去脈摸了個大概,確實是有人在背後故意搗鬼。
此事體大,本該換個老道的管事或是七叔父親自過來,但剛好這幾天有一位很重要的客人在我家做客,七叔父走不了。因我對這事兒最清楚,便由我來辦理此事。
我雖年少,對瓷器一事也是很早就跟著長輩學了,當然是比不過諸位專精此道……若有說得不妥之處,還望海涵。”
這一席話說得清楚明白,情理分明,田幼薇不由暗自點頭,果然是明州港巨商之家教養出的子弟,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