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2章 這很李愔(1 / 2)

大唐第一逆子 存不易 10688 字 2個月前

閻立德一來就問。“段綸,你知道一棟房子建得穩不穩固,安不安全,看哪裡嗎?”

“我知道,全看它的地基打得怎麼樣?”段綸立即回應說。

“是的,如果地基沒有打好,那麼再宏偉的高樓大廈都會轟然倒塌!建了等於白建,甚至於造成人員的傷亡,這對於人們來說,是不可取的!”

“是,您說得對!是這樣的。”段綸應道。

“那麼同樣的道理,我們想在大海中建一座橋,就必須把橋墩打牢,這裡的橋墩就相當於房屋的地基。

如果橋墩建設過程中有任何紕漏,那麼整座大橋都會非常不牢固。但是如果這座橋搖搖晃晃,一旦踏上去就隨時有倒塌和落入海中的危險!所以橋墩的建設,對整座橋的建立起著至關重要!”

橋麵根本就不必管。

那麼橋墩才是關鍵。

“對的,所以想要穿過那麼深的海水,去造橋墩,具體要怎麼做呢?”

“在海裡,十分容易受到海水的影響,就像是這個沙盤一樣,這裡的水很多,而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在這裡進行施工?要如何造好橋墩,並且保證生命安全。打造出極其穩固的橋墩!先生提供了三個方案,我對這三個方案進行了改進!”

“您說!”

段綸知道重要來了。

“想要成功把橋墩插入海底的三種方法,或者可以說成是技巧。”

“是!”

段綸十分認真的聽著,那麼接下來閻立德要講正題了。

“第一種,是圍堰法。因為海裡的特殊性,人們很難在海裡施工,所以,咱們想想,能不能把海洋變成跟陸地一樣的環境。讓海底的地基暴露出來,那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呢?”

“這樣,也可以啊!”段綸大驚。

真的很想想到,這些都是李愔與閻立德兩人想出來的。

這些造橋的想法也太不可思議了。

“對了,那怎麼做到?”

“剛才所說的,是圍堰法的核心。按照這套理論,首先利用大型鋼板、石壩這些可以阻擋水流的材料,把要修建橋墩的地方全部圍起來。然後用抽水機把裡麵的水全部抽乾。這樣的話,就相當於在海裡建起了一個圍牆,把海水全部分隔開了,工人們就可以采用陸地工作的方式,在裡麵施工,橋墩建好以後,再把這座圍牆拆掉。但是這種方法雖然好,但卻有一個極大的缺點,那就是不能在太深的海域進行操作,如果海水深,那成本是不可估量的。”

接著閻立德演示了一遍,讓段綸覺得奇妙。

單憑說的,還不能將其中奧妙給理解明白,可是當閻立德操作,那就顯得十分明白了。

“我明白了。”

閻立德碰到自己的專業就開始一直說下去。

“而圍堰方法又分五種!

第一種,土石圍堰,這一種方法是最省錢,也是最少技術難度的。

第二種,則是鋼板樁圍堰,它是最常用的一種圍堰形式,它適用範圍廣。它有強度高,容易打入堅硬土層;可在深水中施工,防水性能好;能按需要組成各種外形的圍堰,並可多次重複使用。

第三種,鋼套箱圍堰,可作為承台施工擋水結構,也可作為鑽孔平台的支撐結構,承受的荷載包括水流衝擊力、水頭壓力、以及由鑽孔平台作用的豎向力。

第四種,鎖扣鋼管圍堰,它具有搭接容易,密封性好的優點,能充分發揮圍水、圍土、圍砂的作用。

第五種,便是混凝土圍堰,一般在河床無覆蓋層的岩麵,且水壓較高處使用。它的主要特點是耐衝刷,安全性大,防透水性好,可以考慮作為永久性結構物的一部分,但施工較困難。”

閻立德一下子說了太多,段綸根本就記不住啊。

“那麼除了圍堰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造橋的,我聽你說,那個方法對於海水深度太深的可能會成本高出許多,而接下來的海水必是不淺,所以,我想知道還有沒有其他方式?”段綸又說。

閻立德點點頭。

“有的,那就說到第二種,沉箱法!”

“那是什麼方法?”

“你試過沒有,用蘆葦管往水裡吹氣,那麼水就會往上冒出來,然後蘆葦管內是沒有水的!”

“是,確實有乾過這樣的事。”

“那麼沉箱法的原理也是如此。”

“啊?我不是很理解!”

“具體怎麼做呢?就是要把一個有頂無底的石箱慢慢下沉到海底,然後不斷往箱子內輸入空氣,裡麵的海水就會全部排出來,最後形成一個沒有海水的空間,然後就可以施工了。雖然操作環境也跟陸地差不多。但是,這種方法最致命的缺點就是,對人的身體損害極大,人們很容易患上潛水病,嚴重者會導致全身癱瘓!”

“那還有第三種方法呢?”

“有,最後一種,可能適合於接下來的建設!”

“您說!”

“那就是打樁法!”

“這又是什麼?”

“這就好比是將樹枝插入泥土中一樣,隻要插入一定的長度,那麼樹枝就可以固定住,然後咱們可以往上加東西,這個方法的核心就在這裡。隻不過,我們使用的是船隻,對海底進行打樁處理,把樁體深深地插入海底。”

當閻立德說了這麼多之後,段綸整個人還是懵的。

介紹了這麼多,他能記住的真的沒有多少啊。

但不管怎麼樣,閻立德說可以,那就是可以的。

“這些方法,我都記下來了,我現在入宮與陛下說,然後再同你們聊接下來怎麼辦!”

“行,方法我給介紹了,具體怎麼做,我們來處理。”

閻立德最後又說。

“好,我現在就回宮!”段綸說完之後,便往著宮裡去。

可是當他往皇宮去沒有多久,又回來了。

閻立德不解。

“段綸,你又回來乾什麼?”

“閻立德,我覺得還是與你一起入宮中和陛下說說吧,否則我怕我說了,陛下不同意,或者是一些專業的知識我說得不明白。”

段綸這麼說。

那也是害怕到時候說不清,自己又要跑一次,倒不如讓閻立德一起入宮。

這樣的話,還可以省下不少的時間。

還可以讓事情更加快速的推進。

“行吧,那一起吧!”

於是,兩人便往著太極宮而去。

這一到太極宮,兩人就和李世民說起了關於如何造橋的事。

李世民聽了之後十分開心。

於是,就問:“那這橋的成本在多少?”

“陛下,一百裡,二十億兩銀子!”

“什麼?”

李世民大驚,沒有想到這成本這麼高。

而且這還隻是成本,如果讓盛唐集團來造的話,那還是得加錢,不然的話,沒有利潤的事誰去乾啊。

“因為這涉及到的危險係數也是極高的,成本是下不來的,且運輸成本亦是要去掉很多。”

閻立德又說。

“不止於建築成本,還要算上勘探與設計的成本,這些我還沒有算,但必然也是不會太少的。”

如此一來,真的是不少啊。

李世民聽了之後,沉默了很久。

“來人,讓戴胄入宮!”

他不得已之下,讓戴胄入宮。

戴胄管錢,如果他說可以的話,那這事就是可以了。

“是!”有太監去請戴胄。

李世民則是拉著段綸小聲的說:“你說,這橋一建,真的可以帶動發展?”

“這個陛下應該了解。因為陛下所讀的書比臣還要多。”

關於經濟學,李世民可沒有少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