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鬨到這個地步啊!”
賈母一臉急切地說道。
在她看來,這隻不過是件小事,怎會鬨到要開啟祠堂的地步。
“寧國府賈鈺見過老祖宗!”
迎著眾人的目光,賈鈺躬身向賈母行禮問安。
“什麼?你就是門前鞭打周瑞的那個人……”
王夫人脫口而出,臉上充滿了憤怒。
周瑞家的是她的心腹,賈鈺公然在榮國府門前鞭打,無異於狠狠打了她的臉。
試問,她怎能咽下這口氣?
“原來那條狗是二嬸嬸手下的人,難怪今天這麼囂張……”
賈鈺冷笑著將目光從賈寶玉身上掠過。
在場眾人頓時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
王夫人氣得臉色鐵青,差點一口氣沒提上來,當場暈厥過去。
深深地看了賈鈺一眼,賈母沉聲說道:“想當年,東府敬大爺得了個幼子。”
“取名以鈺,視若掌上珍寶之意,又希望他成人後如真金般堅不可摧,被載入族譜。”
“一轉眼十六年過去了,沒想到你竟長成如此英俊高大的模樣,頗有當年寧國公的風範。”
“隻是你今天何以跑到這榮慶堂來撒野,若是不給出個合理的解釋,可彆怪老朽給你一個忤逆不孝的惡名。”
什麼?
聞聽此言,廳堂內眾人的麵色霎時變得凝重。
忤逆之罪,乃是朝廷明文規定的首惡,一旦這罪名落在賈鈺的頭上,不僅官府會嚴懲不貸,整個神京的輿論也會將賈鈺視作過街之鼠。一個背負忤逆之名的人,又怎能奢望他人的敬重?
對於賈母這番措辭,賈鈺並未感到意外。
賈寶玉一直是賈母的心肝寶貝,他公然揚言要開祠堂懲處賈寶玉,賈母如此反應也在情理之中。
與此同時,王夫人唇角微揚,眼中閃過一絲幸災樂禍的神色。
而邢夫人、李紈、王熙鳳等人則是神態各異,有的麵露憂色,有的心懷鬼胎。
林黛玉和惜春則是為數不多對賈鈺流露出擔憂之色的人。
“啪啪啪!”
賈鈺麵帶淡笑,拍手稱讚道:“真是扣得一頂好大的帽子。”
“隻可惜,這帽子我戴著不合適,不如就送給二叔母吧。”
“縱容家奴私開角門,怠慢朝廷重臣之女,如今又包庇侮辱親家之子。”
“老祖宗,您覺得這些罪名如何?”
“這…”
賈母一時語塞,竟不知如何回應。
“依軍法,此等刁奴理應杖斃,拋屍郊外。”
“我隻命人鞭笞他三十鞭,已算是寬宏大量,沒想到竟還有人敢借此機會攀誣。”
“看來榮國府已經忘了自己曾是開國功臣之後,忘了兩代榮國公浴血奮戰換來的榮耀。”
“如此健忘,恐怕不久的將來,就要在朝廷中除名了吧。”
賈鈺的語氣漸漸嚴厲起來。
這番話一出,全場頓時一片嘩然。
邢夫人、王夫人、李紈以及王熙鳳等人心頭都不由得一緊,寒意順著脊背爬升,渾身不由自主地戰栗。
即便是曆經風浪的賈母,也未曾料到周瑞的膽子竟能如此之大,居然敢以側門之禮來接待林黛玉——那可是平日裡仆役們走動的門戶啊。
這事要是傳了出去,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豈會善罷甘休?整個神京乃至大胤都會暗中嘲笑賈家無德。
“關於林妹妹的事情。”
“我並非榮國府之人,不便多言。”
“我得提醒你一句,男女有彆,切莫讓人做出辱沒門風的事情來。”
賈鈺環視眾人,冷冷地說道。
眾人聞言色變,就連賈母也對此事心生忌憚。
畢竟林黛玉的母親賈敏是她的親生女兒,而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更是身居要職的三品大員。
這件事要是鬨大了,林家和賈家撕破臉皮,那以後還有誰敢與賈家結親?
“多年未見,妹妹可還認得哥哥?”
賈鈺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尋,很快便鎖定了那個年幼的身影。
年僅七歲的惜春已經初露清冷之態,這讓賈鈺感到十分心疼。
賈鈺和賈珍是同母兄弟,而惜春隻是賈敬一時衝動與婢女生的孩子,母親早逝,她在寧國府中的地位如同透明人一般。
後來賈母憐惜她的身世,便將她接到榮國府撫養,與元春、迎春、探春一同長大。
然而惜春終究不是榮國府的人,難免會受到下人的輕視。
“二哥?”
惜春看著眼前這個英俊的男子,腦海中浮現出一些模糊的記憶。
“好妹妹,我是你的親二哥。”
“哥哥現在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等過些日子再派人接你回府。”
“觀言,從今以後你就跟在妹妹身邊照顧她,任何人敢對她不敬,就地杖斃。”
賈鈺一揮手,一名身材高挑的女子立刻上前向惜春行禮。
“哥哥。”
惜春懵懂地看著那名高挑的侍女觀言。
在場的其他人都暗自留了個心眼兒,有賈鈺在背後撐腰,惜春再也不是那個任人欺淩的“孤女”了。
林黛玉和探春都不禁流露出羨慕的神色,他們也渴望有一個這樣護短且霸氣的“好哥哥”。
“時候差不多了。”
安排完惜春的事情後,賈鈺長身而立,目光深邃地望向堂外。
賈母和王夫人都感到有些詫異,剛才還淩厲霸道、咄咄逼人的賈鈺此刻卻顯得格外平靜。
就在這時,一名小廝慌慌張張地衝進榮慶堂大聲喊道:“老太太!”
“有聖旨到!請諸位夫人小姐們前往榮禧堂跪迎聖旨!”
什麼?
眾人聞言大驚失色。
賈母也顧不得許多,連忙招呼著榮國府的女眷們前往榮禧堂。
此刻沒有人注意到依舊站在堂上的賈鈺。
片刻之後。
榮國府的正堂——榮禧堂內。
賈赦、賈政、賈珍、賈璉等人一字排開,每個人的臉色都異常嚴肅。
榮國府的正門洞開,錦衣衛肅立兩側,庭前數名宮廷侍者靜立待命,其中最為顯赫的乃是大明宮內位高權重的內侍總管戴權。
伴隨著一串匆忙的腳步聲,賈母等一眾婦人也急速趨至庭前,恭敬地跪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諭如下:今有韃靼賊寇侵擾邊疆,貴族與國家休戚與共,自當竭儘忠誠以報國恩!”
“特此詔令各貴族世家,每家選派一名嫡親子弟,賜封為校尉,統領三千精兵強將,火速馳援邊關,鎮守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