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複製版李安(2 / 2)

‘觀陛下舉止,深受李大人熏陶,不論是那慰藉人心的言語,堅定如山的姿態,還是細微的動作,均與李大人如出一轍。’

借著皇後倡議之機,梁青雲順水推舟:“便煩請皇後為朕精選幾套高腰寬鬆的龍袍款式。”

這番看似命令的話語,在皇後耳中,卻是無上的恩寵。以往,她總覺自己除卻打理後宮,對陛下少有助益,如今能被陛下所需,皇後視之為至高榮耀。

“妾身領旨。”

而另一側,李安於大理寺內悠然翹腿,靜觀大理寺卿吳連生審案。若非李安這位大將軍親臨,區區刺客小事,自不必勞駕大理寺卿。

隻因事涉南山城,吳連生自是不敢有絲毫懈怠。

“李大人,是否可請二位直接相關之人出麵作證,或可尋得新的線索?”

吳連生雖循規辦理,李安卻不願多露端倪,況其涉及者乃梁青雲也。

李安站起身,掃視案前資料,隻見敷衍塞責之詞,未見確切結論。

這倒也不奇,否則怎會有兩千死囚得以逃脫大梁律法的製裁,流落玉泉山拚死求生?

“咳咳,那二位,乃是我南山院潛心研發火銃等武器的中樞人物,一旦身份泄露,恐將麵臨無數暗殺者的威脅,豈不是置其生死於不顧?”

“他們為大梁鍛造護國神兵,身為大理寺卿,不正應守護他們嗎?”

吳連生一時語塞,被問得無言以對。

京城內外,朝堂上下,火銃之威無人不曉,乃至尋常斷案,亦需將研製火銃置於首要。更莫論,二位涉事者實乃無辜受害者,且南山城獨立六部管轄之外,自有其特殊性。念及此,吳連生躬身謙遜言道:“李大人高見,吾朝忠良理應受庇護。”

見對方稍作讓步,李安隨即追問道:“素聞吳大理寺卿破案如神,對今日之謎有何高見?又,對於凶徒身份,可有進展?”

此話一出,吳少卿麵露幾分尷尬。接手此案以來,趙丞相已私下囑咐,務必劃清界限。吳連生承蒙趙丞相與十三王爺提拔至高位,自然不能有負於丞相。

沉吟片刻,吳連生故作為難狀:“李大人,依下官愚見,此番凶徒行徑顯然是針對二位受害者,對其身份自是了如指掌。而今京城內外,胡商不乏其人,火銃乃我國護國重器,或許,此中混有心懷叵測之胡人?”

吳連生慣以胡人為擋箭牌,對此李安洞若觀火,心中冷笑:“哼,原來‘破案如神’竟是推責於胡人。既如此,我便考校一二!”

“嗯,依吳大人之意,我國境內胡人社團繁多,專事不軌?敢問,大理寺記錄在案的胡人社團,可有哪些?”

此問令吳連生措手不及,未料李安竟認真計較。實則,雖有數個胡人社團舊案,卻早已被徹底清除。李安見其久不語,再度催促:“吳大人?”

吳連生恍然回神,尷尬頷首,自檔案櫃中取出一本積滿灰塵的舊檔。翻閱間,他列舉數個胡人社團與往事,李安卻發現提及之事皆是十載前的舊聞,不禁冷嘲:“吳大人,此事已逾十載,難道那些社團尚能死灰複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