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此事自先帝時便有苗頭,那玉泉山國庫的秘密,先帝也必然了然於胸。’
如此一來,李安心中又生疑問。
既然先帝無所不知,為何不對梁青雲有所暗示,而非要留下諸多難題待她解決?
唉,又得心疼自家那乖巧的梁青雲了。
念及此處,李安驀然憶起方才梁青雲夫人提及的那本《莊子》,心中泛起漣漪。
“小袁,速去尋覓《莊子》一書,或可有新的啟迪。”
為求高效,李安亦投身於搜尋《莊子》的行列之中。
帝王議政室內的藏書蔚為壯觀,李安粗略估算,不下三千餘冊,密密麻麻,望之令人眼花繚亂。
要在浩瀚書海中覓得《莊子》,絕非易事。
而對於經驗豐富的袁通判而言,此乃小事一樁。
“李大人,吾等徑直前往倒數第二排書架,富貴人家藏書布局,皆有其獨到之處。”
言罷,袁通判引領前行,邁向最末兩列書架。
不出所料,不過片刻,二人便覓得《莊子》。
非僅一本,而是一整排,數十冊均為莊子著作。
李安瞠目結舌。
“此,此帝王何故,竟對《莊子》如此偏愛,一本尚不足,竟至數十?”
“此乃何種癖好?難道《莊子》尚有諸多不同解讀版本?”
李安疑惑叢生,記憶中,對古典名著的多元解讀乃後世之事,諸如後世紅學研究,僅曹雪芹之《紅樓夢》一書,便滋養了無數學者。
正當李安欲伸手取閱《莊子》之際,袁通判忽而製止道。
“李大人,且慢!慎之!”
言畢,袁通判已疾步至李安身前,謹慎地將手輕搭於書架側邊,細細探尋兩縷細線。
“李大人,退後半步!”
原來是在解除暗器機關,李安心領神會,遂退後一步。
袁通判側身微傾,以毛筆輕挑兩線,瞬間,一排書中的暗器悉數彈出。
目睹滿地密布的致命小暗器,李安不禁脊背發涼,羅珊昔日之傷,便是因此。
為便於查閱,袁通判將整個書架的機關儘數解除。
“哐哐哐。”
眼前堆砌的暗器,令李安倍感沉重。
顯而易見,連雍為複仇,十數載未曾懈怠。
然則疑問隨之而來,製造這些武器的材料,又是何人提供?
白日宴飲中,李安已確認連雍入乾坤宮後,未再外出。
“對了!地下室!”
李安恍然大悟,偌大的乾坤宮內,定有地下室存在。
正當李安欲探查之際,乾坤宮突現輕微震顫。
細觀之下,竟是支撐乾坤宮的巨柱自上而下裂為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