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順子一路踉蹌而至,跪於李安麵前:“公子有何吩咐?”
“柳小姐欲靠岸歸家,你聽到了。”李安淡淡吩咐,目光投向遠處波濤的河水,聲音中透露著不容置疑的決斷,“用儘方法,尋最近碼頭靠船,再備馬車送她回府,切莫有誤。”
小順子額上冷汗涔涔,領命而去。
柳如是默默注視著李安的背影,不禁感到意外,他竟能放船靠岸。依她所知,以他現在展露的實力,若真要強留,她確無半分脫身之術。而她能做的,也許真的隻有一死。
“李總管何以今日方道出吾真身?”柳如是的心緒複雜,難以平靜。
李安背對著柳如是,淡淡地說:“我雖是浪子,但亦有浪子的尊嚴。寧可貴君厭我至極,也不願與君結下怨恨。如今,咱們若是放手,或許將來,在各自的天涯,還能回味今宵的邂逅。”
柳如是默然站立,夜風拂過,姿態淒美,麵色漸顯柔和,而言語卻寂然無聲。
很快,小順子的效率顯現,樓船緩緩駛向岸邊。柳如是的心中起伏難平,儘管不至於天涯海角,卻也各奔前程。李安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踏入她的家門,更不用說閨房。縱然知道他欺瞞,但在心靜之後,回想起他的一切,也不全然讓人討厭。尤其是那些親昵的舉動,怎能輕易忘懷?
“李兄,保重。”
柳如是輕聲告彆,帶著一絲不舍,緩緩朝岸上走去。
走到船舷中央,她回頭,卻見李安依舊一動不動,她的心頭不由得泛起了蒼白之色,原來,他並未對自己留戀。心中湧起一股隱隱作痛,急忙加快步伐,隨蓮兒一同離開了船。
船再次起航不久後,李安在船上遊刃有餘的閒適,終是告彆,回到了宮內。
……
數日矣,梁瑤將軍捷報終傳京師,朝野上下皆沾歡喜之氣。不問官吏之貪腐,亦或忠良之獻身,皆願戰鼓喧天下,利盤俱全,國破家亡,非所願也。故朝廷官員,囊滿田廣,俱恐失之泣不成聲。
於是禮部籌備慶功筵席,而兵部亦忙於盤點戰損與賞勳士卒,吏部、都察院則審視官將於亂世之中功罪。無不井然有序。
然而,不協和音隱隱傳出,有言梁瑤功高傲慢,私匿戰利品者甚眾。
複有人向梁青雲上書,言梁瑤已居中軍都督府左都督之位,大捷之後,功蓋群英,朝廷若賞不其功,恐生亂源。更有謠言,梁瑤圖謀以兵自重。
這些混亂之詞,令梁青雲心火攻心。戰鼓未寒,就有陰鬼搬風點火,言梁瑤沽名釣譽,無非是彆有用心,妄圖擾亂朝綱之輩。
簡直愚昧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