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春宵一刻(2 / 2)

片刻功夫,李安把手指換成了舌尖,那種快樂讓梁瑤更加不能忍受。

“嗯……啊……不要……”

聲聲低吟。

李安化身為一隻勤勞的小豬,開始努力地“拱”了起來。

吞吐著舌頭,哈著氣,變換著路徑,變化著力道,“拱”得梁瑤心怒放。

“啊!不要!繼續……”

梁瑤肆無忌憚叫了起來。

……

繁星尚存於蒼穹,待得東方初曉,李安方才結束了一宵的春宴,匆匆更衣,迎接早朝的禮儀。梁青雲知悉朝堂之上必將有孫鐵生的糾纏,遂決定以人皮麵具之計,讓李安替己承擔天子之責。

當李安披上龍袍,踏入乾清宮的金碧輝煌中,文武百官已恭候多時。小順子提聲高呼:“皇上駕到!”眾臣齊聲跪拜:“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今日之朝,官員齊集,盛況空前。

李安背負雙手,步至龍椅前端,緩緩落座。他的目光徐徐掃過跪拜的臣子們,禦前侍衛列隊守護的端莊,心中泛起了一波君臨天下的暢快與滿足。他深知,這些權臣在世人眼中或許光彩照人,但在他一念之間,榮辱生死,全在掌控之中。正是這種權力的遊戲,讓天子之位如此迷人。

按禮,李安本應溫言讓眾臣起立,但他卻似無此意,舒適地斜坐,一邊啜飲新沏的香茶,一邊酣然休息。臣下們隻得跪伏,不敢有絲毫怠慢。

良久後,李安睜開雙眼,聲線冷淡而平靜:“朕知道,愛卿們心中藏著疑惑,為何朕今日不宣平身之令。”他的視線細細打量著前列重臣,終於定格在林休徐身上:“徐愛卿,抬頭吧,向朕說說這其中的緣由。”

林休徐因體弱多病,麵色蒼白,顫聲道:“微臣以為,皇上此舉,乃是警醒臣等,明白君臣之分,卻也示警那些倚老賣老、忘形之人,須知君無戲言。”

不遠處的孫鐵生怒瞪雙眼,白須微顫:“徐大人太過苛責了,孫某之意,隻為皇上著想,願上明鑒定。”他的聲音中透著一份慷慨與悲憤。

林休徐冷笑著反駁:“恐怕孫大人所言的‘著想’,實則是催波助瀾。試問,背後的圖謀何在?難不成是想借勢施壓,操控朝政?孫大人啊,您的城府當真深不可測。”

這一番對話,儘顯朝堂之上勾心鬥角、暗潮洶湧的現實。

而李安,作為這一切的主宰者,心中清楚,每一個決策,每一句話語,都足以影響天下大勢。

孫鐵生的身軀在激憤之下微微顫抖,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正義的澎湃:“皇上英明,孫某一生行為正直,坐臥有度。然而林休徐,此人端是油滑諂媚,喜於拍馬逢迎,頻頻在聖前誣陷孫某,意圖挑動離間,真乃當世之奸細,讒官俗吏也。”

林休徐滿腹辯駁未及吐出,李安卻已展顏揮手,不願聽其爭辯,聲音中帶著無奈,緩緩道:“夠了,這裡是金鑾殿,非是街市之地。”言畢,他的目光轉向趙青如,眉宇間流露出詢問之意:“趙愛卿,可知朕的心思?”

趙青如沉思片刻,威嚴而詳和地答曰:“皇上高問,趙某鬥膽猜測,或是皇上欲示眾卿家,宜自省自警,深思熟慮。”李安聽後仍舊麵無表情,相繼詢問群臣,眾人各抒己見,他卻不置可否,隻是淡然揮手:“諸位愛卿,平身可也。”顯然,李安並無透露真意之意,讓這些臣子在無儘的推測與不安中自行領悟,更顯其高遠莫測的皇者風範。

群臣領旨齊謝,紛紛拜起,各自複位。小順子恪守儀式,高聲宣布:“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林休徐踱步上前,恭聲啟奏:“陛下,鑒於各部門預算不合理之處已削減,國庫存金僅能支至六月晚些時日。賦稅減半之後,加之官糧倉空如洗,急須新糧入庫,此情形不宜再用以征收銀兩。預計今夏稅入庫,較往年有所減少,下半年財政之困,將更顯迫切。”

趙青如提出的策略,雖未得確切效果,但已可預見其成效不佳。他眼中隱含著怒氣與決意:“臣建議,以雷霆之勢,示警於眾。”

柳川易皺眉立駁:“皇上,趙丞相之言,實在不妥。地主世家乃是朝廷的臂膀,彼此血脈相連。若用雷霆手段,隻怕激起其階層的劇烈反彈。”

李安瞥見柳川易,嘴角不禁挑起一抹笑意。

柳川易在眾臣中形象最為出眾,白麵生須,風度翩翩。

李安並無他意,隻是在此刻,他的心中突然掠過一位女子的影子,那是柳川易的女兒,柳如是,一位柔弱而又堅韌的女子,她的影子在李安心頭悄然泛起漣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