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鄧玉蟬聲如蠶絲,情如湧泉,被他的話語觸動了深處的柔情,整個人都柔弱了起來,“蟬兒何德何能,竟能得陛下這般傾心。”
李安趁勢將她細腰擁入懷中,半起身姿,挑起她那如玉的下巴,目光深沉而溫柔,“不,蟬兒,你便是朕心中的至寶。”言罷,輕輕俯身,唇齒間交融的瞬間,仿佛天地都為之靜止。
日月如梭,轉眼半月過去,探子來報,後金軍動態頻繁。秋收之後,邊境之上,二十萬精兵聚集,大梁國遼東之地已是兵雲密布。
大梁早有預備,立詔告天下,羅列敵國罪狀,誓與侵略者抗爭到底。劉破軍執行堅壁清野,邊陲荒蕪,七十萬大軍,城堡堡壘,如釘如鐵,深植大地。
後金軍若要破此防線,必須一一拔除這些釘子。城堡中,兵士倚高望遠,利用弓弩、火炮、火統之類的兵器,以及各種守城器械,如插木、滾油、拒馬、陷阱等,堅守土地。
後金國雖武勇,但攻城非易,各堡相互勾連,敵軍稍有圍攻之勢,便有援軍疾至,內外夾擊。而騎兵靈動之師,或合或分,執行各項軍事任務,保衛家國。
在兩國之間的遼闊戰場上,戰爭的序幕並非是雙方將士齊聚一堂的盛大對決。其實戰火燃起之前,後金的雄師尚未越界之時,隱匿於暗處的斥候早已開始了一場無聲的殺戮。這些斥候無一不是從各軍中挑選的精英中的精英,他們的任務是探查敵情、暗殺敵斥候、布設及解除陷阱等。
在這場紛爭中,大梁占據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優勢。國師李安奉旨,將征召令派發至四方,幾經周折,終有六成以上的門派對這份盛情難卻的征召令做出了回應,決定派出門中高手。其他門派,當秘密宣讀那份李安所持“凶惡”的征召令後,恐懼之心迅速蔓延,擔憂若觸怒了皇上,引得雷霆萬鈞,便不得不從門中挑選精英前來助戰。
七位閉關修煉的宗師,也被一一召喚而出。這些宗師,或正或邪,皆屬各派之精華,因身負家國之重,故而心懷諸多忌憚。除了這七位王品宗師外,那些響應征召的還包括二十一名一品高手,五十七名二品高手。劉破軍毫不手軟,將包括鄧玉蟬在內的五名一品高手悉數集結。
四隊王品宗師,各自帶領一批一品與二品高手,形成了四支恐怖的戰隊。這些隊伍被分派以對抗敵軍的四路大軍,悄然潛入敵陣,專責清剿敵斥候。
每一支由兩位王品宗師領銜,輔以五六位一品和十餘位二品高手的隊伍,儘管不滿二十人,卻擁有令人驚歎的戰鬥力。他們不僅能輕鬆剿滅任何小隊,若遭遇千人隊伍,正麵交鋒同樣不落下風。若施展騷擾、遊擊、夜襲等戰術,消耗敵軍,將千人隊逐一殲滅,也不在話下。
然而,劉破軍並不讚同這些王品高手輕易投入剿滅正規軍之中。畢竟,這般強悍的戰鬥力是國之重寶,不可輕易損耗。即便是一品、二品高手,在戰場上也非不死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