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求和?(2 / 2)

李安對這等提議,並未急於答複,僅令人奉上香茗並安排座位,寬慰眾人此刻無需拘於朝規。而李安自己,隻是品茶,慢慢地,呷一小口,再呷一小口。

世家大族之人內心卻是波瀾起伏,皇上之命召見,他們早有預感,減租之事雖損利益,但相商之後,認為宜減輕租賦,既能顯皇恩,又可防民變。

然而,等候皇上之際,遼東戰事緊急,兩軍對壘,已是箭在弦上。此情此景,令他們心急如焚,私下議論紛紛,最終推舉梁老太爺上書,提議以和為貴。

他們以為後金蠻族,貪戀的不過是金銀美物,往年邊寇,不過索取俗財,而今之變局,乃是因大梁兵臨其境,激其野性,故欲決一死戰。

心中雖存怨言,對於皇上的多事,諸位地主皆覺得倘若蠻族圖竊,便讓其得逞些許,損而不痛。然言之於口,乃是萬不可也。國庫空虛,眾人皆知,望皇上出資求和,無異白日做夢。縱使皇上不好戰,金糧同樣難以支撐。打仗在所難免,向他們索取金糧同樣是必然。若以金糧換和平,兵士可免於戰死沙場,此乃皆大歡喜之事。地主們商議之後,信心滿滿,以為此計定能成事。出錢出糧以解皇上之難,皇上豈有不從之理。

於是初見皇上之際,便提出此案。李安帝卻顯得猶豫未決,諸人雖不敢直視,卻感皇心在權衡,不知他的心思如何轉折。

“求和?”良久,李安帝終於露出會心一笑,目若秋水,唇邊漾起一絲笑意,“諸位愛卿,各抒己見,你們何想?”

“皇上,大梁國力既衰,又曆內亂,豈宜再與後金蠻族樹敵?”

大學士錢玉成上前陳言:“臣以為宜求和,給民間一個喘息之機。”心中另有盤算,此次求和之財,由地主們分擔,國庫何須分出一文?

“笑談!”另一大學士屈臣均反駁道:“後金蠻族野心勃勃,屢犯遼東。此次若不給以沉重打擊,反倒求和,將助長其氣焰。”

兩位大學士,內閣中的對立麵,一言一行皆是針鋒相對。

“兵不厭詐,現在國力虛弱,倒不如暫避其鋒,待國富兵強,再圖一舉而定蠻國。”錢玉成不屑地白了屈臣均一眼,反諷道:“國事非兒戲,須臾慎重。”

屈臣均還未開口,李安帝已笑著擺手:“好了,朕已知爾等意,還有他人何見?”

戶部尚書林休徐肥體挪動,走前一步:“皇上,國庫空虛,此非用兵之時。若世家肯出錢解紛,自是上策。”口中雖此言,眼神卻深意長傳。

李安帝領會,笑道:“既多愛卿主和,朕自不會專斷。然後金蠻族貪得無厭,梁老,貴族們可願慷慨解囊?”心中卻是冷笑,這些世家大族,畏懼之心勝過天子,好,越怕死越好,是時候讓他們出血了。

至於求和,哼,休想。

既然梁青雲把國家交給了他!

他就一定要幫助梁青雲帶領國家走上輝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