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新生活(2 / 2)

人群中有人開始低聲討論,逐漸有人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誤會了李安。一個聲音響起,漸漸變成了眾人的共鳴:“大人,我們錯怪你了!”

群眾的反應讓李安感到一絲滿足,他看著那些曾經失望、現在滿懷希望的眼神,心中暗自決定,必須讓這次遷移成功。

突然,一個老者領頭跪下,雙手緊握著破舊的帽子,顫聲道:“大人,是我們短視,未能識得您的良苦用心。今日之恩,民心所向。”

李安連忙擺手,臉上露出一絲尷尬:“諸位快快起身,此乃陛下之恩,非我之功。”

他轉而語氣堅定:“時不我待,我等即刻啟程。首站不遠,走上片刻,必有粥食。”

眾人聞言,心中一暖,紛紛起身,整理僅有的行囊。儘管他們的所有不過是李安所發之碗,卻也是他們新生活的開始。

在李安的引領下,這支隊伍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前往新居的路途。儘管外表破爛,卻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與決心。

李安站在馬車上,望著這支隊伍,心中湧現出一種異樣的感覺。這一刻,他仿佛成了他們的領路人,帶領著這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走向一個新的生活。

若論起南山自京城之距,不過五十餘裡,騎馬往返,須臾即可。然而徒步而行,則事倍功半,尤其是這一路上跟隨的,全是流離失所之人,故步履艱難,緩慢異常。約莫兩時辰過去,竟不過行進二十裡。

固然,此慢並非全因流民之緣故。更甚者是這路途之坑窪不平,行之艱難,尤其是載粥之車,更是不敢稍增鞭速,唯恐稠粥溢出,路途之難,足見一斑。

李安望著那車轍深可見骨的泥路,不禁歎息:“自古以來,富國必先修路,此理萬古不移。”倘若此路若平,即便徒步,四時辰足矣至目的地。而今,半途而廢,令人唏噓不已。

心中暗生一計,待得黃金滿箱,必首先築路以通商旅。畢竟,那從山中開采之煤,需車馬運輸,而速度決定盈虧。

望著高懸於中天的太陽,知晌午將至,李安遂命車隊暫停,親手指揮下人搬下鐵鍋,開始分發食粥。原本步履蹣跚的流民,見得稠粥盈碗,頓時歡聲雷動,有之淚流滿麵,久違的滿足感油然而生。

“這滿碗稠粥,我等已是久彆重逢,雖不足以飽腹,卻勝過長夜漫漫無食之苦。”人們心想,此刻能得此一碗,便是人間大幸。

在李安的細心安排下,每一個人都得到了滋養,雖然這碗粥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在這一刻,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足夠了。在這條前往新生活的路上,這一碗稠粥不僅是對肉體的滋養,更是對心靈的慰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