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知曉真相的官員們,他們對梁青雲能夠請動溫大師感到震驚。在他們眼中,梁青雲此舉無疑大大提升了其在文壇上的地位與威望。
然而,眾人所不知的是,溫之末此次現身,並非單純為梁青雲,而是為了李安。是李安以其獨特的見識和手段,成功邀請到了溫大師。
李安向溫大師展示了一種前所未見的書法風格,這直接點燃了溫大師對書法的無限熱情,使他決定不顧一切地尋找李安。
經過交流與探討,溫大師被李安的書法造詣所折服,感歎自己長年閉門造車,竟然未曾見識到更廣闊的天地。他自願請求成為李安的學生,希望能從李安那裡學習到更多的書法知識。
對此,李安並未吝嗇,他慷慨地分享了自己的書法心得,並交給溫大師一篇精心抄寫的字帖。
溫大師對此感激涕零,甚至想要以拜師禮相謝。然而,李安以溫大師年長為由,婉拒了這份禮節。兩人的關係因此更加深厚。
正是基於這層特殊的師生情誼,李安邀請溫大師在店鋪的布匹上潑墨,以此吸引更多的目光。李安的深謀遠慮,早已將溫大師的威望和名聲納入了自己的宏圖之中,旨在借此增加店鋪的知名度,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廣告效應。
李安深信,溫大師在此題字,必能使其店鋪的神秘感與期待值飆升。在眾人心中,這將營造出一種印象:即將開業的店鋪,絕非凡品,必屬高端奢華之所。這正是他的策略,未開業先定位,將店鋪的形象推至令人仰望的高度。這與後世奢侈品的營銷之道異曲同工,他的目的是將這家店鋪打造成當世的奢侈品牌。至此,他的一切布局,可謂完美無缺。
現時,整個京城皆盛傳此事,每個人都對這家店鋪抱有濃厚的好奇心。而在眾目睽睽之下,溫大師並未停筆,而是在布匹上繼續揮毫,不久,“開業倒計時30天”字樣躍然眼前。儘管眾人未能即刻領會其深意,但這絲毫不減他們對此書法的欣賞。
溫大師的書法造詣,果然非凡,令在場的每一人都為之動容。一些心懷叵測之人,甚至暗想若能將這些題字的布匹盜得,其價值無疑連城。然而,當他們目光轉至那些手持兵器的士兵時,便不得不將這一念頭壓下,生命安全畢竟是首要。
完成這些文字後,溫大師帶著一臉笑意與那年輕人一同離去。在場眾人被一幕震撼——溫大師對那年輕人竟如此恭敬,引發了他們更深的好奇與猜測。難道他是哪位王爺的後裔?但在他們心中,即便是王爺親至,溫大師亦不至於如此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