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玻璃製品(2 / 2)

工坊負責人見李安駕到,連忙小跑步迎上前,恭敬問詢。

“大人,您所需的大型琉璃,我們已初步製作完成,然而其規格與厚度略顯不均。”負責人一邊說,一邊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意圖引領李安親眼查看成果。

隨著負責人的步伐,二人很快抵達存放琉璃成品的區域。負責人指著擺放在寬敞工作台上的大塊琉璃,向李安彙報了生產過程中的困難。

李安走近觀察,隻見這塊琉璃板麵積超過一平米,但厚薄不一,反射的光澤也各異。他意識到,以當時的技術水平,要做到後世玻璃板的完美程度幾乎不可能。

就在負責人注視下,李安拿起一旁的小錘子,負責人的心中頓時升起不祥的預感。下一刻,李安輕輕一敲,琉璃板應聲裂開,將負責人嚇得渾身一顫。

李安放下小錘子,輕拂手上的塵土,自語道:“如此易碎的質地,遠非我所願。”轉身時,他注意到負責人滿臉的失望和心疼,不由得輕拍了拍其肩膀,安慰道:“不必如此沮喪,這物尚未達到我的期待。咱們技術尚待提高。”

“試試加入金屬絲,將其編織成網狀,放入琉璃中。選用美觀的色彩,或許能創造出新的美感。”

李安的提議如晨光破曉,照亮了負責人心中的迷茫。他立刻躬身致謝,懷著激動的心情迅速離開,心中充滿了嘗試新方法的渴望和希望。

就在那負責人轉身欲走之際,李安的聲音從背後傳來,讓其步伐戛然而止:“此次製作的琉璃,不需再追求龐大之體。以咱們目前的工藝水準,製作過大的琉璃,其形態難以保持完美。故而,將其縮減為原三分之一大小,或許更適合。”

在這古代的時光裡,技藝的局限成為了每一次創新嘗試的挑戰。

李安深知,即便融入金屬絲以增強琉璃的韌性,也難以確保大型琉璃板的完美平整。

在百次嘗試中,或許僅有一次能達到理想的標準,這樣的失敗率,顯然不是他所追求的。

在詳儘交代完琉璃工藝的調整後,李安漫步於工坊,不經意間,他的目光落在了一群忙碌的工匠身上,他們正吹製著各式各樣的琉璃器皿。這些工匠,本是陶瓷行當中的高手,轉而吹製琉璃,顯出了他們非凡的技藝基礎。

雖然琉璃製品在成型時溫度極高,遠超陶瓷,但同樣的塑形技巧讓他們很快便掌握了新的工藝。

在他們的巧手之下,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琉璃器皿呈現於世。

李安隨手拾起一件琉璃馬,細細端詳,讚歎於其比外來的洋貨更為精致、工藝更勝一籌。

心中滿意之極,他帶著這件作品,邁步向外行去,命人召見王春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