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李安的不凡(1 / 2)

李安在給予眾人反應的時間後,繼續淡淡說道:“既然我們在冶鐵的事上達成了共識,認為這並非與民爭利,那麼讓我們再探討一下食鹽的問題。顧大人曾言,鐵器乃國之重器,非百姓日常所需,故不屬於與民爭利。然而,食鹽又當如何呢?食鹽自古即為朝廷控製,顧大人敢否言,這並非百姓所需之物?自古以來,食鹽掌握在朝廷之手,難道曆代聖賢皆錯,朝廷皆誤?”

此言一出,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原本已經平靜下來的水麵再次泛起波瀾。

當李安的話音落下,底下眾人心中掀起驚濤駭浪,不禁紛紛倒抽冷氣。

李安的反問如同冬日裡的寒風,刺骨而痛快,直指問題的核心。

確如他所言,冶鐵或許非百姓所急需,但食鹽乃是生活之必需,關乎每個普通人的日常生計。

顧學武先前滿懷信心地宣稱朝廷自古以來不與民爭利,未曾想到這一轉身便被李安的銳利邏輯所擊敗,令他啞口無言。

此刻的顧學武,如同被嚴寒之風刺中要害,良久未能言語。

李安的話未儘,他繼而提及食糖等生活必需品,這些皆為朝廷所控,再度質問顧學武,這是否同樣構成與民爭利?

每一個問題,都如同重錘擊打顧學武的心防,使其麵色交替呈現青白,無法給出任何反駁。

李安的這番質問,無疑是極為鋒利的。

顧學武如何敢輕易地質疑曆代朝堂的決策?他又怎敢輕言曆代君王的選擇皆為錯誤?

若真如此,不但梁青雲將難以容忍,更不用說其他官員和天下百姓。

一旦他真的這麼說,那麼他顧學武的官途可謂是走到了儘頭。否定朝堂,等同否定自己的一切立場和存在的價值。顧學武的心頭,瞬間布滿了冷汗。

顧學武內心的波動,未能逃過李安的眼睛。

李安深知,若對方如此輕易被自己擊敗,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這也正說明了,自己並非如顧學武所想那般簡單,梁青雲之所以信賴自己,正是因為自己有著不同於常人的見解和策略。

這番對決,不僅是對顧學武的一次嚴峻考驗,也是對在場所有官員的一種震懾。

那些一直以來言之鑿鑿的禦史言官們,麵對李安的連珠炮似的提問,也隻得沉默以對。任何一個試圖反駁李安的舉動,都將被視為對曆代朝堂決策的否定,這是他們所不能承受之重。

在這場較量中,梁青雲原本準備出手,以示對李安的支持和保護。

然而,李安那個微妙的搖頭,讓梁青雲明白了李安還有後續的計劃。

梁青雲遂收回了即將發出的命令,眼神中透露出期待與信任,決定繼續觀望李安接下來的表現,靜待李安這場精彩的獨角戲如何繼續上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