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軍在汴州城外,一日大勝吳俊熙主力,六日時間便攻下汴州城,直接瓦解二十萬賊軍勢力,威震中原。捷報傳至長安,自然是龍心大悅,朝堂振奮,皇帝下旨封賞激勵。
京畿道一方對左神策軍的信心大振,那些失了祖業,逃亡到東都的士紳豪強,紛紛出錢出力協助官軍平叛。便是京畿道本地的士紳家族,也是配合出糧,將左神策後勤補給完善充足。
而河南道其餘諸寇,則是一夕三驚,未曾想到官軍如此犀利,四萬人馬便輕鬆大破二十萬賊眾,讓他們兔死狐悲之餘,不由更加擔心起自家命運。
此戰之後,魏燃立下破陣首功,擾亂敵軍前軍,並迫使中軍主力移動前往支援。這直接導致之後神策騎兵背衝時,賊首吳俊熙無法直接指揮後軍抵抗,以及派遣中軍支援穩固陣型。
此後席卷賊軍時,魏燃又立下擒賊斬首之功,直接導致汴州城內群賊無首,使得攻心之計得以順利執行。
全軍當中,以魏燃戰功為首,無人敢於質疑,即便是張振,也隻是陰陽怪氣的似激勵似諷刺的嘉獎幾句,該有的封賞一個都不能少。
魏燃此前為軍中旅帥,平時統軍為一百。旅帥之上為校尉,統領的軍事編製為團,一團轄二到三旅。此為軍中基礎作戰單位的軍職,需要相應的武散官品級方能擔任。
由於魏燃立下的功勞頗大,又有李承業的關係在裡麵,再加上壽寧公主在記錄中為其請功,皇帝的嘉獎旨意中親自提拔其武散官:正七品致果校尉,授勳雲騎尉。
意味著魏燃正式進入到禁軍軍事體製中,若放軍中,最少都是一個實權校尉,但還不能任職將軍。
不過他首先破陣,並且斬首吳俊熙的事跡,不知被什麼人有意無意,廣泛傳了出去。吳俊熙當年好歹也是綠林道上領袖人物,江湖中鼎鼎有名的高手。
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卒子給砍了,著實讓人驚訝。這使得魏燃的名頭不僅在軍中,更在江湖上立起了號,無形中多了一些朋友,也多了一些敵人。
而此時賊寇一方,唯一能與官軍匹敵者,自然隻剩天補均平大將軍王獻之,其下同樣是二十餘萬兵馬,中間甚至有多個江湖勢力支撐。
並且王獻之鹽商豪強出身,家中不少人曾於邊境從軍,知曉練兵統軍之法,麾下也有數萬核心本部,皆是精銳敢戰之士。比較起吳俊熙來說,軍隊的組織力和戰鬥力自然也要強出不少。
比如此時聽到汴州城的消息,王獻之並沒有像吳俊熙那樣將二十萬兵馬全數集中到一起。這種大兵團集中,看似兵多將廣,實力強悍。實則上下難以協調,左右無法溝通,組織架構非常薄弱,極容易一點突破後,割裂軍中各部聯係,造成全軍崩潰的局麵。
吳俊熙便是典型例子,曆史上這樣的例子也不少,比如淝水之戰,北府兵八萬破前秦八十萬。比如李世民三千五百玄甲精騎大破竇建德十萬夏軍。
所以王獻之親自率領本部兵馬七萬前往徐州,與龐勳群寇會盟,駐守徐州城,其餘諸軍分立宋州虞城,濮州濮陽,曹州州城,再與亳州馮江結盟。
以此做出一道環形鎖鏈,圍繞汴州封鎖住官軍東進之路。官軍數量不足,隻要進攻一部,其餘諸部皆可西進,襲擾官軍後勤補給,再將其圍困於包圍圈中,以兵力優勢逐步圍殲。
王獻之此番軍勢行動,足以見之其在河南道眾匪中,是唯一一個具備軍事戰略眼光的賊首,也是此行最難對付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