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沉默的看著壽寧公主半晌,才說道:“朕聽聞李定國身型七尺有餘,虎賁之士,尋常大唐雄健男兒,在其身前,也需投以仰視之態,軍中粗野之輩。你如此嬌小,看上了他哪一點?”
唐代一尺為30.7公分,七尺便正好是魏燃的身高。
壽寧公主一陣驚愕,隨即脖頸變得粉紅,但強製穩定情緒,皺眉道:“此間之事,隻為大唐江山考慮,不涉及男女私情。”
然而皇帝的神色卻極為嚴肅,“雲昭!”
這是壽寧公主的本名,平日裡極少有人這麼稱呼他,便是父皇不在非常私下且嚴肅的場合,也不會說出這兩個字,她愕然看向皇帝。
“李定國為大唐下一代柱石之臣,朕不會輕廢,所以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朕罰他越重,越能磨礪此人驕橫跋扈之氣,日後太子登基,便也越容易收服其心。
朕身後之事,一切都已計劃完畢,甚至包括李定國血氣方剛,斬殺範衡此事,也在朕的算計當中。”
壽寧公主李雲昭這才明白,此前一係列讓人看不明白的人事調動,甚至無視張振在天牢中對外傳信之事,背後竟然隱藏著這麼深的心思。
“本來隻要借著此事,處理完李家,讓李承業罷職返鄉幾年。等太子登基,你幫他穩住基業,再將李承業調回長安,便可再次中興我大唐。不過現在,你卻已經成了那個不確定的因素。”
李雲昭看著皇帝,咬著嘴唇,已經預料到他接下來的話。
“你弟弟是個什麼東西,想必你也很明白。雖說他登基為帝,但朕卻有意扶持你成為背後的女皇。你可以卑鄙、貪婪、冷酷、殺伐果決,就像當年的武曌一樣!甚至朕允許你廢帝!隻要能從你弟弟的嫡脈當中找到合適的繼承人。”
“可是,你現在卻讓朕看到你猶疑、寡斷、短視、甚至迷戀外臣!這天下,朕如何放心交給你?!”
皇帝聲色俱厲,李雲昭含淚跪在地上。
皇帝原本還想說些什麼,但是閉上眼睛略作思考,心中暗自下了決意,揮了揮手,“你退下吧,回去好好想想,這大唐江山,容不下肩挑日月者的兒女私情。”
壽寧公主李雲昭離開後,皇帝隨即將張振從天牢當中喚出,此時魏燃闖下的大禍,風頭已將張振戰敗之事蓋過。
朝中文臣公卿都已經看清了風向,不會有多少重量級人物再盯著張振狂咬,是時候恢複這條狗一部分權力,讓他來平衡日漸喧囂的士大夫勢力了。
同時下了道旨意,將李承業召喚回京,讓左神策軍副將接替他的職責,繼續清繳匪患,直到徹底平定河南道。
而對於魏燃,他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一開始是打算勸說李雲昭的,不過想到自己沒多少日子好活了,這樣的勸說能有幾分效果,實在不知。
萬一自己培養起來的影子女皇,暗地裡成了外臣的女人。然後她又有廢立之權,會不會有可能將自己的嫡係血脈廢了,讓一個外臣的血脈成為大唐帝國的皇帝?
這等鳩占鵲巢的事,讓皇帝稍微想想就不寒而栗。
因此他決定用實際行動,讓自己這個女兒徹底死了心,最好能夠變得冷酷如鐵石心腸,如此才好駕馭大唐這艘千瘡百孔的大船。
所以他打算借張振的手,暗中除去魏燃。這樣一來既能讓公主死心,也能讓李承業將仇恨放到張振那邊去,不至於對皇室寒了心。
張振在天牢中已經聽說了自己的大事被魏燃這混蛋給毀了,氣得幾乎一佛出世二佛登天。得知消息的時候剛好在吃飯,結果差點沒給他噎死。
心中暗暗下了心思,一定要將魏燃除去,不管他有沒有多大功勞,反正他的命自己收定了!
正咬牙切齒的時候,便聽到皇帝將自己召喚出去,登時心下一振,知道時來運轉的時候到了。
……
李承業在軍中接到了聖旨,當然,他也知道了魏燃做下的大事!
這一點李光嗣看得很迷茫,不知道大哥為何會因為十萬戰俘而與範衡起衝突,並且還將其斬殺,以至於原本光明的前途,現在都變得昏暗起來。
“爹,大哥實在太衝動了!早知道我應該和他一起留在武牢關的,興許能夠製止住他。”
李承業已經移交完全部職務,在帳中收拾著行李,聽到李光嗣的話,他歎了一口氣。
“不,你大哥並不是衝動,他是為了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