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也聽得心中一團怒火,李三郎?這個如今看起來乖巧可愛的孩童,來日竟要對太平斬儘殺絕?太平那般疼他啊!
她忍了又忍,還是忍不住附身提醒道,“陛下,此事該如何…?”
晚年愈發相信鬼神之說的武則天眼中雖閃過寒光,到底是輕歎一口氣, “你可記得胡亥的下場?據仙人所言,上此榜單之人自帶懲罰製度,爾等勿要插手惹怒仙家!再者,朕也想看看朕這個孫子到底做了何等功績,惹了何等禍端,能得‘玄’這個廟號!"
她終是意難平,太平是自己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孩子啊!遂冷聲道,“大誡可免,小懲還是要罰的!傳旨下去,讓他閉門思過半年,不許踏出房門半步,每日抄上兩千遍孝經命人呈上來,完不成打手心!
天音仍在繼續,
【不得不說,年輕的李隆基確實是處處想效仿那位人人緬懷的太宗曾祖父,他也想做下一個大唐白月光…而且,他幸運地接收了來自女皇祖母的遺產——她親手選拔出來的能人賢臣。身為開元盛世的明君賢臣的奠基人,如果說姚崇是開元年間的房玄齡,那宋璟無疑是開元年間的魏征。】
【司馬光曾在資治通鑒中,這麼評價姚宋二人:崇善應變成務,璟善守法持正,二人誌操不同,然協心輔佐,使賦稅寬平,刑罰清省,百姓富庶…】
【但是,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從姚崇宋璟二人上任不過短短幾年,就被李隆基逮著借口趕下宰相之位一事,其實,我們就能瞥見一絲蛛絲馬跡的端倪——他和李世民,終究是不同的。】
【李世民超乎常人的能力帶給他強大的自信,讓他敢毫無顧忌地信任大臣;而李世民強大的自律自控力,讓他能把仁政一事幾十年如一日地執行下去;而‘多疑’,則是刻在李隆基骨子裡的烙印,這也導致他的用人原則與太宗截然不同,他信奉的用人之道,是——專任而不久任。】
貞觀群臣心情沉重的同時,又頓時覺得自己麵前的象.牙笏板更亮眼了,英雄生逢其時,更逢其主,是何其的幸運!
【很快,李隆基重新把被他貶黜的張說召回京中,拜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張說不但在武周時期被稱為一代文宗,深受女皇賞識,而且他還精通兵法,有勇有謀,堪稱文武雙全,多年在邊疆任職的經曆,讓張說看到唐軍的積弊,他上任後,以全家一百多口性命為擔保,向李隆基提出一個重量
級建議——裁軍。】
貞觀群臣議論紛紛,裁軍?府兵以均田為基礎,兵卒自給自足,何須裁軍?
【他為什麼要提這個看起來很荒唐的建議呢?因為此時的唐軍,早已不是唐初那群驍勇善戰、忠心為朝廷赴湯蹈火的將士了,隨著大唐帝國疆域的擴大,隨著大唐再也沒出一個李世民那樣身先士卒、在軍中威信無人能敵的帝王,這時的很多邊疆將師心思已經開始飄了。天高皇帝遠,他們一邊拿著朝廷的軍餉,一邊把士卒當成私人勞動力,讓他們為自己屯田開荒.…】
尉遲恭暴怒不已, "混賬!我尉遲老恭真想去把這些蛀蟲全抓來砍了!"魏征冷笑, "你殺他們?寡不敵眾聽過吧!"
李世民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無力感,朕的大唐,終究要朝著那個讓人心神俱碎的命運前行麼?【秦始皇嬴政:世民,勿悲傷!仙人定會助你大唐!】
【漢文帝劉恒:世民,要不你來大漢吧?似乎我大漢的後代個個還算爭氣,沒什麼昏君。我代表大漢永遠歡迎你!】
【明TAI祖朱元璋:瞎,大兄弟,話不能說太早了..】
【明成祖朱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太宗大大不要悲傷,明天會更好的!】【唐太宗李世民:知我者,謂我心憂。】隨著畫麵的轉變,天音仍在繼續,
【唐玄宗采納了他的建議,裁減二十多萬邊疆兵士卸甲歸田,不但大大降低了帝國的開銷,還為帝國帶來二十多萬青壯農耕勞動力,為開元時期的經濟繁榮也埋下伏筆.
【開元十年,張說結合初唐的均田製已遭受重大破壞、豪強土地兼並嚴重、導致適齡府兵大量逃亡的實際情況,提出改革兵役,全麵推行募兵製,這項製度為當時的大唐解了燃眉之急,讓軍隊走向了職業化…】
【但是,由於朝廷並不清楚各地藩鎮需要多少兵力,隻好允許節度使自行招募,而由於均田製遭到破壞,失去土地的流民隻能代代從軍……於是,完全被節度使操縱命運的兵卒,從此隻認將領恩威,不認朝廷天子,加之朝廷缺乏規範有效的文臣監督機製,這個製度也為大唐即將到來的災難埋下
伏筆…】(1)
【開元十二年,張說帶著文武百官上書數千封,奏請李隆基前往泰山‘受天命,告成功’,舉行封禪大典,次年,李隆基帶著浩浩蕩蕩的數萬人隊伍,欣
然從東都洛陽出發,重走祖父母走過的路,來到泰山腳下。】
【這一刻,他覺得自己登上的不止是泰山之巔,而是能比肩秦皇漢武的史冊之巔!後世人客觀地評價,這一時期,在李隆基‘依貞觀故事’治理下的唐朝,四方豐稔,百姓富足,米一鬥不過三四文,他這個封禪,也算得上名副其實………】
【此時的大唐盛世,就像杜甫詩中說的那樣,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還是那句話,最大的遺憾是他活得太久了!】 (2)
李隆基目不轉睛地追逐著神畫中浩浩蕩蕩的封禪隊伍,旌旗招展,鼓樂喧天,萬匹馬萬餘人綿延不絕,場麵之壯觀浩大,絲毫不輸高宗爺爺當年封禪的場麵!
那年封禪的雄心和場景源源不斷湧進他的腦中,他覺得自己的血液在沸騰在喧囂著!
他想大聲告訴仙人和天下人——朕是上天認可的盛世明君!朕絕不會帶領大唐走向滅亡!朕才是大唐唯一一個能比肩太宗皇帝的君主!
李世民歎了口氣,疑惑看向群臣, "朕實在難以想象,他既然開創出如此富足的大唐,讓百姓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後來,又為何要把大唐折騰到仙人所言‘萬劫不複’的地步?既是同一個人,怎會有如此強烈的反差?"
魏征冷嗤一聲, “陛下,一個真正賢明愛民的君主,是不會耗費人力財力,搞什麼泰山封禪的,君王得失自有民心和上蒼決斷!再說,您看看神畫中,李隆基那奢靡鋪張浩大的封禪隊伍,這要耗費多少國庫銀兩?臣若生在開元年間,定會天天上奏罵他!"
李世民若有所思點點頭,確實如此,天子所用,皆萬民供養,漢文帝沒有封禪,朕也無需封禪。
魏征這席毫不留情的話,把李孝恭等人正打算勸陛下也去泰山封禪的念頭給堵住了,沒辦法,誰
讓自家陛下就聽魏征那倔老頭的話呢!
房玄齡暗道,姚崇宋璟那等賢臣,都在開元年間坐不穩位置,你魏征這倔老頭真生在開元,恐怕早被李隆基趕出朝堂貶去外地了,還想天天上奏勸諫呢…
【可張說沒想到的是,這趟原本能讓自己更進一步的封禪大典,因為他的跋扈招搖把各方人士得罪個遍,甚至李隆基本人,也對他趁機‘推恩’惠及家人黨羽一事心生不滿,在
對手和皇帝的一致推波助瀾下,張說銀鐺入獄了..】 (3)
【漢武帝劉徹:我去,李隆基怕不是老子的親兒子投胎的!】
【明成祖朱棣:還彆說,他很多地方是挺像你!】
【宋TAI祖趙匡胤:嗬嗬,可惜他沒你命好!】
【宋真宗趙恒:驕傲地挺起胸.脯!我也去泰山封禪了!】
【宋太宗趙光義:兒子好樣的!太給你爹掙臉了!】
趙匡胤更心酸了,沒想到光義家恒哥兒當上皇帝,還能做出比肩秦皇漢武的功績!再想想自家兩個兔崽子…朕如今勤奮播種,不知朕的趙世民何日才能誕生?
不過他轉念再一想,不對啊,燕雲十六州是後世朱元璋收複的,既然光義也當了皇帝,那到底是我的後代還是他的後代出了敗家子,才會把大宋敗給韃子的?
他的眼光變得愈發幽邃起來。
【漢武帝劉徹:趙恒?莫非你也是一位後世了不得的帝王?有興趣來我大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