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一些非常出名,成為了旅遊景點的雕塑,那也是由於多年的積累沉澱,被時間賦予了極高的人文價值,才為普通人所熟知。
但是空中之鳥,一座新建的雕塑,應該沒有附加值才對。
憑什麼吸引大眾關注呢?
想不通啊。
一些雕塑家,在私下研究,想破解其中的奧妙。如果自己能夠掌握其中的規律,是不是也可以複製一二?
帶著這種心思,有人專門去廣場,開展了詳細的調查。
兩天之後,這人把調查結果,發布到論壇中。
業界人士紛紛點擊觀看。
然後,無語了。
調查是以視頻形式展開,類似於街頭訪問。經過剪輯之後,一個個鏡頭閃過,出現了一個個身影。有男,有女,有中年,有小孩。
兩三百人,麵對鏡頭的時候,反應各不相同。
有人羞澀躲開,有人矜持而笑,有人落落大方,有人主動激情。
總而言之,采訪很全麵,內容很詳實。
訪問的問題,也十分的簡單,就三個問題。一是你從哪裡知道這個雕塑。二是為什麼過來參觀。三是覺得雕塑怎麼樣?
類似這樣的提問,眾人的答案應該千奇百怪才對。
可是讓業界人士震驚的是,這些人的回答竟然大同小異。
“哪裡知道……朋友圈啊。”
“朋友安利的……”
“為什麼來……他(她)非要拉我來。”
“我認識這個雕塑家。”
“這是白葉的作品,我肯定要來看看。”
“我知道有個畫家叫白葉,又聽說雕塑的創造者叫白葉,所以來看下。”
“白葉……”
“……”
一張張麵孔飛掠,在一個個人口中,反複提到了一個名字。循環幾分鐘,如魔音貫耳,讓業界人士駭然,也讓他們忽略了第三個問題的答案。
哪怕在視頻結束之後,白葉這個名字,還在他們的腦海中徘徊。
這個時候,除了個彆極少數人,懷疑視頻的真實性以外。其他大多數人,心中的疑問,也有了答案。
為什麼雕塑火了,熱度幾天不散。
原因就在於,白葉的名氣,不僅局限於圈內了。
通俗的說,就是他……出圈啦。這是許多雕塑家,畢生的追求。
比如說在原時空,有許多在業界聲名顯赫的雕塑家,但是告訴普通人,人家一臉懵逼,表示從來沒聽說過。隻有提到米開朗基羅、羅丹,普通人才連連點頭,表示知道這兩個人。
這就是出圈。
古往今來多少雕塑家,能火出圈的才那麼幾個。
看現在的情況,白葉居然也有這樣的趨勢……
不,不是趨勢了,而是事實。
這多麼讓人……憎恨!
憑什麼啊?
這也是白葉自己的疑問。
莫名其妙的,他怎麼多了一堆擁躉。
難道是長得太帥的緣故?
“素描裝飾畫。”
雖然曹象看不慣白葉的得瑟,不過還是解開了謎題:“小半年來,《牛的變形過程》,這一幅裝飾畫,已經在市場上廣泛流傳。”
“一般人或許不會注意,這畫的作者是誰。但是中海這個地方,小資文青比較多,他們比較關注作品的幕後故事,自然也知道了呢。”
“再加上昆縣沈莊屆的需求,在地方的推動下,各種宣傳硬廣軟文鋪天蓋地。你的作品雙橋油畫,也是推廣的重點之一。”
“小資文青,就喜歡這個調調,對你的印象,更深刻啦。在不知不覺之中,你的人氣慢慢地積累,現在忽然小爆一把,也算正常。”
曹象分析道:“這種狀況,最多維持一周,就恢複如初。”
“這樣也可以了。”
白葉心滿意足道:“不過我覺得吧,作品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也肯定是因為我長得比較英俊,才吸引大眾的關注。哎,其實我更希望,他們多關注我的作品,而不是膚淺的在意我的容顏。”
“……”
曹象緊了緊拳頭,他勉力忍住了,才開口道:“過幾天中海之巔竣工典禮,彭院長讓你盛裝出席,彆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