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1 / 2)

百年爭戰 路人四九 4307 字 7個月前

江南大營告急,兩江總督何桂清謂浙江巡撫王有齡道:鹹豐六年,大臣向榮退保丹陽,其時腹地均稱完善,卒能與前督臣怡良力遏凶鋒,至今民懷其惠。此次逆氛較熾,常州擋三路之賊,視六年措置尤難,設大營稍有疏虞,東南半壁又將安恃?江營雖急,蘇南亦無一日不急,江營兵足餉厚,自能應付。

王有齡道:六百裡加急,英法二夷,戰船逾百,兵將三萬,已於昨日進占舟山。夷人若沿江而上,吾等恃何安身?

何桂清歎曰:內憂未除,外患複至;兵連禍結,何日可止?去歲,大沽口一戰,殺夷逾百;這不,報複至矣!大沽口至京,與北塘至京,可有彆乎?鈐印換約,一鈐即了,何必大動乾戈!夷事緊急,八百裡加急,速奏吾皇;戰和事宜,吾等靜候聖諭。另,速飭沿江各地,與夷戰端,不可妄開,夷若登陸,務必好言力阻。吾等當務之急,實乃剿除粵匪。

王有齡道:常城周遭,賊影恍惚,倘聖上諭令殺夷,吾等戰乎?

何桂清道:愚乎?不遵聖旨,誅爾九族!粵匪兵臨城下,夷匪飄忽不定,和春兵逾四萬,吾等才幾?援江營之軍,留守不發。吾即谘複和春,言粵、夷二匪肆虐,常州兵不及萬,無丁可撥。

和春接谘複歎:吾冀圖保全東南大局,隨遣兵將,肆意妄為,自剪枝乾,實屬咎由自取!

張國梁道:和帥勿忿,可即迅飭張玉良等,言明利害,張等必自回援。然李秀成兵逾四萬,陳玉成三萬,楊輔清三萬,皆抵吾營外圍,和帥須早作打算。

和春道:安德門外,黃靖悍兵逾萬,依托長圍,力拒陳逆,西路暫且無恙。李秀成屯兵淳化,躑躅不前。當務之急,乃中路雨花台與高橋門之敵,金陵之賊亦於高橋門及小水關大營後路添加營壘,倘賊裡應外合,自此得逞,吾小水關大營與上方橋軍營將徹底斷聯。東、西若不能呼應,勢必為賊各個擊破!

張國梁道:末將即去,斬殺來敵。爾後回返,彙張玉良、劉季三、馬得昭三路援軍,再攻淳化。

5月2日,張國梁偕翼長王浚,分督諸將,至清波門、陳家橋一帶出擊,自朝至暮,血戰數十回合,暫阻楊輔清、劉官芳之攻勢。

其時,大雨磅礴,連注三日,亦未有止。陳玉成無懼,由毛公渡、上河鎮、小行等處,搭設浮橋,三萬大軍齊渡,合圍安德門外清軍營壘,天京城內炮火紛飛,燃爆清營貨藥庫,清軍亂作一團,延綏鎮總兵黃靖力不從心,急急求援張國梁。

張國梁接告,率軍三千,飛馳而至。然圍圈數重,屢衝不入。國梁眼見五十營壘俱破,總兵黃靖、副將馬登富、遊擊吳天爵與三千兵勇,俱歿其中。

國梁膽顫心碎,督師炸斷上方橋,冀固守東北半壁。和春認同其意,立即傳知各營一律嚴守。

是夜,風雨愈大,又兼雪雹,立夏之冷不異立冬。夜半,雨停。忽地,四野鑼鼓喧天,喊殺聲四起;鐘山遍處皆火,南北各營、小水關之營亦皆火發。火光聲裡,李秀成、陳玉成、楊輔清、李世賢等縱橫馳騁,肆意殺戮。張國梁自知大勢已去,親率一軍斷後,佑護和春出仙鶴門,由龍潭遁退鎮江。

張國梁兵至鎮江,已是深夜;和春歎息漣漣,豪戾二氣俱無。

張國梁道:吾大營之兵,僅折三千,元氣未傷,砥礪時日,即可再戰。鹹豐六年,末將與向帥退保丹陽,力遏賊逆,今可複重!探報,熊天喜部正飛馳來援。

和春道:張兄在,即於微末,亦能複起!

和春聽言複振,上疏曰:奴才雖敗,元氣未傷,茲依托鎮江、丹陽,先將句容、溧陽次第克複,再出淳壩,與皖南會師,先出徽寧以至池太,爾後彙各路之師,會搏金陵。

張國梁至丹陽,親勘地形,打馬行間,不想久雨道淖,乘馬撲地,壓傷腰腿。國梁全然不顧,一意籌劃防務、布置營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