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道:賊中盛傳,賴酋善謀,任酋善戰;唐酋之兵,所向披靡。任酋之騎最悍,誠項羽之儔,人中之怪傑也;唐酋日榮,原乃石酋達開麾下,逃出升天,出蜀入陝,百戰成魔;此二酋,少荃可有專策應對?
李鴻章道:啟稟恩師,鴻章探得,唐酋部眾強盛,但仍張翼酋旗號,略不肯相屈降;賴酋、任酋口雖不言,心實嫉之;吾已飭令反間。任酋雖鐵石心腸,然其麾下,魚目混雜,絕非鐵板一塊,大軍圍誅,恩威並施,必有斬獲。
曾國藩道:但願沅甫能整合諸軍,誅賴任賊逆於江漢山水之間。
撚軍一敗郭鬆林,二誅張樹珊,士氣大振。眾王再議去處,德王唐日榮道:北有霆、銘二強妖,南乃長江,西為漢水,惟一可行之道,乃東驅入皖,再攻天京,調妖回防,擇機圍殲。
遵王賴文光以諸葛孔明之《隆中對》否之。
唐日榮憤憤不平,又曰:西路漢水阻隔,吾等十萬大軍,泅渡不成,必為妖乘!想當初,吾為翼殿前鋒、中旗主將,於川地鏖戰兩載,安不知蜀道之難!
是夜,唐日榮熟睡之時,被賴文光誅殺。
眾王不解,賴文光曰:截獲唐日榮通款清妖文書,為大局計,不得不為。
德王麾下諸將不忿,私下密議,甲曰:翼王逝,德王不降於米糧壩,以邀翎頂之寵,不降於黑石渡,以保首領之全,非鄭勇和、馬融和輩也。
乙曰:吾等新勝,江漢震動,巴蜀驚恐,所向摧破,無戰不捷,天下之至愚者,不降於主亡國覆,乃降於此際乎?
丙曰:德殿以翼王為重,仍張翼王旗,賴嫉之,遂殺,又得吾等,一箭兩雕,何樂不為?
丁曰: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賴某今日可戮德王,明日亦可戮吾等,時機得當,以走為上。
鮑超霆軍、劉銘傳銘軍日益進逼,賴文光再召諸王議論攻防。
魯王任柱道:妖軍七八萬眾,四麵麇集,吾若不能徹殲一部,甚難泅渡漢江。
賴文光查觀輿圖,沉思良久,方道:臼口鎮,地處漢水、尹隆河之間;漢水此段,江麵狹窄,水流紆緩,可以橫渡;此處,土肥水裕,物豐糧盈,供應充沛;劉妖銘傳自東而來,彼若攻,必渡越尹隆河,大炮輜重甚難隨行,吾可趁其半渡而擊之。鮑妖之軍,遣一悍部,牽製即可。
魏王李蘊泰道:分兵則軍單,不如合軍破劉妖,後再破鮑妖之為穩健。
魯王任柱亦附。
賴文光道:鮑妖之霆部,劉妖之銘部,皆為妖中最悍者,兩部夾擊,吾無勝算,必籌劃一萬全之策,方可分而滅之。傳吾軍令,大軍速至尹隆河西岸,築壘浚濠,休整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