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
國藩行前,再召直隸總督李鴻章,道:天津教案、江馬遇刺、左公剿茴三事並發,少荃以為,孰為緊要?
李鴻章道:啟稟恩師,天津教案,恩師業已厘定是非,少荃隻須蕭規曹隨,賺一便宜。兩江地大物博,恩師至,一切迎刃而解。惟西疆邊陲,已被賊匪阿古柏侵占五載;英、俄二夷,攛掇其後,亦是虎視眈眈。然甘隴之茴亂,左公久拖不決;鴻章以為,長此以往,西疆凶多吉少。
曾國藩道:少荃差矣!左宗棠在,西疆無恙。左宗棠督兵十載,竟無一絲一毫之貪跡;為國儘忠,以左宗棠為冠,大清國幸有左宗棠也。
李鴻章道:惟此次西北剿匪,左公甚是踟躕。
曾國藩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左部糧餉不繼,徒乎奈何!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當今世上,兵戰造詣,超越左宗棠者,寥寥無幾。劉銘傳後來居上,亦乃曠世難逢之帥才,然其不甘人下,故易退難進。
李鴻章道:恩師所言極是,劉省三兵戰得方,恃才而傲,愈發桀驁不馴。吾必再行督催,促其砥礪奮進。劉部現置無事之地,徒耗光陰,恩師可否言說一二,調其於左公麾下,以效死力。
曾國藩道:不可!人以群聚物以類分,左宗棠平生惟一信服之人,胡林翼也;二公縱談闊步,氣豪萬夫,狂謂世人皆無才;縱如駱秉章者,左宗棠尚且以傀儡呼之。劉省三才氣無雙,然性情孤傲;左、劉共處,冰火不相容也。再者,世上哪有什麼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爾與左彼此相輕、互相製衡,方可相安無事;倘若擰作一股,禍患自生。
李鴻章道:恩師金玉良言,鴻章必當銘記。
曾國藩道:當初金陵得克,吾擅裁湘勇,本意將心傾付明月;奈何五六年來,備受挫辱;吾數十萬湘楚健兒今若雄峙江表,安有江馬遇刺之齷齪事情。鳥儘弓藏兔死狗烹,自古一理;吾湘之前車,爾淮之後轍也。
1870年12月12日,曾國藩遊移三月,終抵金陵,赴任首日,怒斥安徽學政殷兆鏞:爾主持鄉試,妄以《若刺褐夫》做題,蠱惑學子,詆毀疆圻重臣,爾知罪乎?
殷兆鏞道:鄉試事關國家人才選拔,萬千諸事,皆可作題,卑職決無影射之意,懇請曾大人明鑒。
曾國藩道;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刺殺王侯將相,如刺殺一布衣白丁;爾借題發揮,誤人子弟,實屬可恨!待吾奏請聖上,褫爾職治爾罪,看爾如何逍遙。速傳本督令,即日起,有關前馬督遇刺一案,無有確鑿證據,膽敢再言漁色負友、通茴賣國、買凶行刺者,嚴懲不怠!
是夜,曾國藩私會江寧布政使梅啟照,師生禮畢,梅啟照道:馬新貽遇刺一案,想必恩師已有定論。
曾國藩道:平心而論,馬新貽確屬良吏能臣。於公於私,吾應秉公辦案,為馬大人昭雪沉冤。然此案玄機重重,一著不慎,兵燹複起於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