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大臣文祥甚是焦慮,急至總理衙門,拜謁恭親王奕訢,文祥道:吾皇少不更事,王爺何不上疏勸阻?
奕訢道:吾皇修園之心,文大人豈能不知!兩宮垂簾十餘年,吾皇不勝其煩,此乃樹上開花、借局布勢矣!
兩人正自言語,英國公使威妥瑪來防。
文祥道:公使先生所來何事?
威妥瑪道:本月4號,倭國明治皇帝敕令薩摩藩武士西鄉從道率兵3600,借地操兵,進犯台灣。爾國東南台海戰事已開,北京城內一片祥和,我甚為不解,特來問詢。
奕訢惶恐,道:當真?
威妥瑪道:大英帝國駐倭公使遣人傳訊,焉能有假!
奕訢、文祥甚惶,急至乾清宮稟報,同治帝亦驚,即敕:倭國使臣上年在京換約時,並未議及派員赴台灣生番地方之事,今忽興兵到閩,聲稱借地操兵,心懷叵測。閩浙總督李鶴年於此等重大事件,至今未見奏報,殊堪詫異。
生番地方,本係中國轄境,豈容倭國窺伺!該處情形如何,必須詳細查看,妥籌布置,以期有備無患。李鶴年公事較繁,不能遽離省城,著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沈葆楨帶領輪船兵弁,以巡閱為名,前往生番一帶察看,不動聲色,相機籌辦。事若危機,應如何調撥兵弁之處,著會商閩督李鶴年及提督羅大春等。
四月初六日,同治帝又諭:福建布政司潘蔚,即著馳赴台灣,幫同沈葆楨將一切事宜妥為籌劃,會商李鶴年及提督羅大春等酌量情形,相機辦理。潘蔚現在行抵何處?並著張樹聲查明,催令迅速赴閩,兼程前往,不得稍涉遲延。
潘蔚接旨,速自蘇州奔赴上海,晤會倭國駐清公使柳原前光。
潘蔚道:爾國兵船犯我閩地,所為何事?
柳原前光道:前歲,我民遭風誤入台東,被台灣生番斬殺56人,殊屬可恨,今起大兵,明為操練,實乃報複矣!我軍既出,抵抗者當殺之。
潘蔚道:台灣乃我大清之地,豈容爾邦蹂躪,我吾皇萬歲已頒諭旨,敕命各路大軍鹹赴台海;貴邦區區之兵,一著不慎,行將全滅。
柳原前光道:我國與貴邦,向無血海深仇。捕殺台灣害我民之生番,我即退兵;然貴邦生番惡俗難製,須立嚴約,定使永遠誓不弑殺難民之策。
潘霨道:為生番誤殺之事,爾我兩國大動乾戈,大可不必。所謂殺人性命者,專指台灣牡丹社、卑南社二處之生番,與彆社並未滋事之生番無涉;此後,如再有滋事者,應有我國派兵查辦。所謂嚴約約束,我國自當竭力維護,擬於海船經過要隘,或設營汛,或派兵船,或設望樓、燈塔,使商船免致誤入,再被生番擾害。此乃本司之私意,待本司到閩後,向沈大臣稟商,複谘請我邦總理衙門核示,即行奉複。
柳原前光道:布政司大人此思,甚合我意,我即致函西鄉從道,煩請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