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眾樞臣唇槍舌戰(2)(2 / 2)

百年爭戰 路人四九 3461 字 7個月前

李鴻章之言語,猶如庸醫治痞病,隻顧眼前,卻不敢用峻利之劑,則痞症與人相始終,無複望其有病除身壯之一日。今日中俄之勢,何以異此!

中俄伊犁之事,論理,理在於我;論勢,勢亦非我所短。隻盼內外堅持定議,意見一致,擇一能辨且曉西事之士,欽奉諭旨以與其周旋。

曾國藩之子、一等毅勇侯曾紀澤,通經史,工詩文,精算術,曉西文,學貫中西,可擔重任!

與俄人之議,委婉而用機,口舌實不能得,方繼之以武力,當彼竭我盈之時,自是有機可乘。

微臣頭白臨邊,西征十年,滾滾風塵,衰病侵尋,朝不夕謀,幾無生趣,遙望南雲,無心出岫,不勝企羨。

然林文忠公有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戰事若起,臣當披肝瀝膽,衝鋒陷陣,與俄人一較短長。

數月以來,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六部九卿及將軍督撫,所奏各言,深切著明,足令外人心折;應宣示者,亦予宣示。天下之大公,何庸秘密?公之於眾,可正視聽。

兩宮接奏,迅諭:左卿宗棠所言,洞徹利害,深中款要。該督所稱先之以議論,決之以戰陣,自是剛柔互用之意,所有西疆南北兩路邊防事宜,即著該督預籌布置,以備緩急之用。將來操縱機宜,該督必能統籌全局,謀定後動。

崇厚與俄所議條約,多有違訓越權之處,事多窒礙難行,不予批準。曾國荃、黃體芳所奏,甚為得體;崇厚辱命誤國,速即革職拿問,交刑部治罪。著準左宗棠奏請,著中國駐英、法兩國公使、一等毅勇侯、大理寺少卿曾紀澤兼署駐俄公使,加欽差大臣銜,馳赴俄都重議。

俄國駐清公使凱徳陽聞訊,怒不可遏,速發照會:此甚無契約精神,亦不符國際慣例也。由此引發一切之糾紛,包括但不局限於戰爭,清國政府務必負完全之責任。

因定約不便依議,即將使臣拿問嚴辦。法美徳三國駐華公使亦甚憤怒,紛紛致函質問。

英國女王知悉,即命英國公使威妥瑪,親至總理衙門,懇請寬免崇厚之罪。

1880年4月9日,清國總稅務司總管赫徳密電總理衙門與李鴻章:俄人即將派軍艦來華,直進大沽口。

大戰一觸即發,直隸總督李鴻章甚惶,速即致函恭親王,請赦崇厚以固邦交。四日後,李氏再函:鴻章非敢避謗,亦非畏用兵,惟念辦理洋務以了事為要義,目下東西洋謠言日起,勢將釀成釁端,既有英君與威使雅誼關照,似不妨因而用之。

兩江總督劉坤一以此係轉圜好時機,不可錯過,力挺李氏。

前駐英法公使郭嵩燾亦言:國家辦理洋務,當以了事為義,不當以生釁構兵為名。

恭親王奕訢審時度勢,與眾軍機大臣聯奏曰:就中國朝政而論,治臣下以應得之罪,誠與外人何乾?惟事關交涉,實有不能不權其利害而因時製宜者也。赦免崇厚,即不足以伐俄人之謀,實足以結英法之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