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約1厘米長的粗硬魚刺,正斜斜地紮在鐵蛋的食管頂端,周圍已經出現了充血水腫。
好在它斜著插入的,雖然食管已經被紮傷,便到底還沒有穿孔。
但如果鐵蛋吃下了那塊餅子,後果可就不好說了。
食管穿孔後縱隔感染、氣腫,膿氣胸,再加上村裡人有事沒事不去醫院的習慣,這孩子的命可就懸了。
看到了魚刺的準確位置,但陶樂卻更頭疼了。
魚刺如果紮得很淺,可以用鑷子直接取出;進入喉嚨梨窩處,也可以使用喉鏡和異物鉗,將它取出來。
但異物已經進入食管,就隻能行食管異物取出術了。
食管異物取出術雖然是個小手術,但根據異物的不同,接下來很可能再上一個大手術。
如果卡在食管裡的異物是小型的,形狀規則的物體,比如硬幣之類,不會造成食管損傷的,那麼取出異物後就結束了;
但像鐵蛋這樣被魚刺紮傷出食管,引起充血水腫的,多半要再做個食管裂口修補術——這可是個開胸大手術。
陶樂的金手指不是萬能的,它可以在事後修複食管,但取出異物這事本身,它可做不了。
陶樂之所以頭疼,關鍵就在這裡。
她完全可以直接喊來葉晨,在對方的幫助下說服鐵蛋的家長送他去醫院,之後的事她就不用再管。
但這肯定不是她的第一選擇。因為開胸大手術之後,患者還會麵臨食管胸膜瘺、膿胸兩種常見又可怕的並發症,危險性大不說,手術和住院的費用也高得驚人,怕是掏空了東寶家也付不起。
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幫忙把魚刺取出來,然後用金手指修複一波,這樣幾乎沒有花費,孩子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唯二的問題是,她現下手中既沒有食管鏡,也沒有麻醉劑。
正常的食管鏡取異物需要對咽喉部位局部麻醒,對於愛動的兒童視情況還需要做全麻,否則人的喉部神經會產生惡心、嘔吐等應激反應,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操作。
還有一個更加關鍵的問題,就是她缺少會操作食管鏡和異物鉗的那隻手。
這項實操,不屬於規培實踐操作考試範圍,她還真沒練過。
看來就算想法再多,也隻能請帶隊的葉大夫過來看看了。
如果連他也處理不了,那就隻能送去醫院了。
陶樂正準備打電話,眼前的金手指界麵卻忽然起了變化,現出了一行大字。
陶樂一眼望過去,就驚呆了。
“經檢測,當前條件下支持開展食管異物取出術。是否需要模擬指導練習?是/否。注:模擬指導練習並不占用現實時間。”
當前條件支持開展食管異物取出術?哪裡有條件,有什麼條件,她怎麼就完全沒看出來呢?
不過模擬指導練習,這是......金手指的新功能?
陶樂愕然,下意識地選了“是”。
下一瞬間,她就忽然出現在一處寬敞明亮的手術室之中,站在正中間的手術床旁邊。
床上躺著一個男孩,正是剛才見到的鐵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