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院長的問題,也是魏局長梗在心裡,沒好意思問出來的。
“一個人的能力與貢獻,和年齡、閱曆可能有關,但都不是絕對的。”高強民有點感慨地道:
“最關鍵地是,要看她能夠拿出什麼成果,而這個成果的應用,是不是對於廣大病患有益。”
他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項元和蘇玉章就站在一旁,麵帶微笑頻頻點頭,表示完全認同他這一觀點。
“貴會的會員準入門檻之高,我們早有耳聞。更不要說是名譽會員。”魏局長接口道:
“我聽說,去年廣南那位改良了三種術式的網紅萬大夫,挾民意想要升級為名譽會員,但貴會直接就駁回了。”
他說的這事,在場的人都知道。萬潮生大夫本來就是優秀的骨外科大夫,五年前就被薦入會。
此人熱心鑽研,致力於改良術式,減輕患者的痛苦,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比如髖關節置換術,原先需要拉開二十厘米的刀口,在他改良下縮小到了七厘米,術後恢複極快,患者滿意度高,又經過網上的傳播發酵,很快就小有名氣。
與這位萬大夫相比,陶樂除了周濟深弟子的光環之外,簡直是天差地彆。
所以無論是林院長還是魏局長,全都好奇極了——這中間不能是有什麼黑幕吧?
魏局長提到了萬潮生這個人,高強民等三人都是親自經曆過表決的,自然是清楚得很。
“不一樣。”高強民搖頭道:“萬大夫很優秀,也很有創新精神。但他的創新的術式,受眾少,而且手術療效並沒有發生實質性提高,暫時還達不到我們的標準。”
高強民講得很清楚,萬大夫,還不夠格升級名譽會員。
可問題來了,他這樣的都不行,陶樂她憑什麼就能夠?
林院長和魏局長兩個人心底,就像有七八十個小爪子在那撓啊撓,癢得厲害。
“那我們院小陶,她是做出了什麼不一般的貢獻?”林為民直接問了出來。
“臨床上,無論是急救,還是手術,都離不開出血的問題。”項元接口說道:
“全球每年因為失血性原因死亡的人,在一百九十萬人以上,而因為輸血後感染疾病、溶血、過敏的人,也超過了一百萬人。”
“這其中,還沒有統計那些因為沒有及時止血、血源供給不及時而導致的後遺症。”
林院長點點頭:“確實,彆的不說,有時候傷患好不容易撐到醫院,但血源不足,有時候也會造成遺憾。”
“所以要是有人,研發出了簡便易學、不分地點場合,也不分內病外傷都能用的止血技術,這樣的人,你覺得怎麼樣?”高強民含笑問道。
林為民喃喃地道:“要是真有這種技術,簡直是醫患共同的福音,會造福無數人——研發它的人,什麼表彰榮譽都擔得起。”
說到這裡,他愕然抬頭,望向高強民:“高會長,你是說這人就是”
“沒錯,就是你們院的陶樂陶大夫。”高強民爽快地點頭:“她提交的金針控脈止血術,效果神奇,操作簡單,連我這個西醫出身的人都能用。”
“金針控脈止血術?!”林為民和魏局長異口同聲地叫了起來:“這真不是武俠中的內容?”
一直笑而不語的蘇玉章開口了:“真不是。陶師妹的這套針法,老師親自實踐過了,當時就是嘖嘖稱奇。”
“老師說,這是在對人體經脈血流了如指掌的基礎上,自行創新闡發出的針法,對中醫針灸學將起到劃時代的推動作用。”
“尤為難得的是,這套針法實用性極強,即使未係統學習中醫理論和針灸,隻要按照不同的出血部位,套用不同的針法,也可以起到不錯的止血效果,極為適合普遍推廣。”
他一雙眼睛裡,這會兒滿是溫和的笑意:“陶師妹,可真是讓我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