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光聽說是位女專家,這不特意還給插了瓶鮮花嗎?”
孟文這才注意到,窗台上擺著一瓶配色極雅致的花。
女專家?醫學會的這一屆理事會,再加上現存的名譽會員,中間女大夫不是沒有,但還真就沒有中醫方向的專家。
也不能這麼說,昨天不就有位新進的女性名譽會員嗎?仁和醫院作為醫學會的下屬醫院,他也是會內的資深會員,自然有所耳聞。
周國手的弟子,有名師自然會有高徒,完全可以理解。
想當年,他的恩師,也是這樣處處提攜,時時提點,恨不得把自己的前路鋪成一馬平川,他到現在想起來,仍然感激涕零。
這麼想來,新的名譽會員,按慣例過來坐診幾日,也是應有之義,他之前竟然沒想到。
正尋思間,就聽到走廊的一頭響起了院長項元的笑聲。他正陪著一位年輕女子,向這邊走了過來。
孟文急急轉頭,往自家診室而去。
理解是理解,但還是覺得有點兒戲。
仁和的專家一診室,向來都代表了本科室的最高水平,起碼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例外。
但今日之後,卻不好說了。
這麼年輕,還沒來得及潛心修習醫術,驟然被捧得這麼高,不是什麼好事。
不是孟文自負,他行醫四十餘年的臨床經驗與體悟,絕對不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能比得上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要把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沒有多年的實踐根本不可能。
就算是周濟深自己,在這個年紀也不行,何況是他的學生。
隻希望她能慎重一點,認真辯證開方,莫誤了患者性命,勿墮了乃師的名頭,更彆砸了仁和專家義診的金字招牌。
“這幾天就辛苦小陶你了。”項元的信心可比孟文強得多。
他笑著將陶樂送到了診室門口:“有什麼需要的儘管說,千萬彆客氣!”
陶樂應了下來,目送他離開,便轉頭回了診室。
仁和醫院的信息管理係統,和一院的就是大同小異。
陶樂用項元給她的新帳號登進去,見到報到的人已不少,便叫起了號。
患者是一位40歲的女子,由丈夫陪著過來,自述有冠心病,經常心衰氣促,剛才在候診的時候又開始胸悶、心悸、氣短,喘不過氣來。
陶樂就認真地看了她一回。患者神情有著明顯的緊張,呼吸略微急促,牙齒咬著下半唇,但嘴唇卻並沒有發紺。
因為耳力特彆好,陶樂不需要聽診器,便能聽到患者的心律整齊,心跳不快,雙肺呼吸音清晰,完全沒有膜瓣雜音這完全不像是冠心病發病時的模樣。
“號個脈吧。”陶樂想了想說道。
患者她忽然低下了頭,麵露痛苦之狀,牙齒緊緊地咬住了下唇,不能動作,也不能言語。
陶樂聽得清清楚楚,她的心跳和呼吸,其實沒有發生什麼改變,應該不會這麼大的反應。
一旁的丈夫馬上就從衣袋裡掏出了一個黃色的小藥瓶——硝酸甘油,很熟練地倒出一粒,便要喂她服下去。
“先等一等。”陶樂阻止了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