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樂和西穆來到了海灘的最東側。
這個時間正是潮水退卻,尚未上漲之時,周邊礁石林立。
西穆帶著她,在礁石上輕鬆地騰挪著,似乎在尋找什麼。
“那個,席先生,能不能給我說一下,這個謎題是什麼意思?”
陶樂見他並沒有解釋的意思,隻好開口問道。
“就是它了。”西穆俯下身子,從一處深入水下的礁石上,拔出了一樣東西,放在掌心讓她看。
這是一個形狀如同烏龜腳的生物,隻有兩三厘米長,後麵附著在礁石上,前麵生著五隻小爪。
陶樂生在內地,對於這種礁石上的寄生物全然無知:“這是什麼?”
“龜足。”西穆解釋道:“一種極美味的食材。”
“嗯,那與我們的謎題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西穆溫聲道:“你看看它,長得像不像‘勿’字,又或者是‘易’字?”
還真挺像。這龜足的五隻小爪,可不就像是勿字嗎?
“所以前麵八個字,非蠣非蚌,如勿如易,說的應該就是這龜足了。”陶樂恍然:
“而後麵八個字,是不是要我們去龜足數量較多的地方?”
西穆的眼中滿是笑意:“你說的沒錯。這龜足最喜生在水質清澈的石縫中,但要說哪裡最多,還是水邊的岩洞。”
“這片海灘符合條件的地方並不多,想來很快就能拿到第二步的線索。”
確實如他所言,這片生長著龜足的海灘雖然麵積不小,但是岩洞,卻隻有三個。
在最大的一處岩洞裡,掛著一個小小的油紙包。
陶樂小心地將它拆開來,就看到了其中寫著一行字:“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丹心一點,白頭慕紫。”
明明這十六個字她都認得,但仔細想時,又覺得晦澀不明。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她喃喃地說道:“這本是用來形容孔子學問淵博的,放在這裡,卻是什麼意思?”
西穆稍一思索,便笑了起來:“樂樂,不要想得太複雜,就從字麵意思上想一想。”
“看起來很高,需要仰望的東西。”陶樂反應了過來:“在這島上有不少。要麼是樹木,要麼就是山崖。”
“但既然加了鑽之彌堅,就基本排除了前者。”她的眼睛亮了起來,有點小興奮。
“多半是要找一座高大的山崖了。”
西穆的眼底滿是笑意,到這時候才插了一句:“那麼依你看,後麵一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陶樂的興奮之處,恰恰在於此。猜字謎是她的拿手好戲,最是擅長不過。
“我剛剛就發現,後兩句中,嵌著一個字謎。”她高高興興地說著:“你想想看,丹字加上一點,再加上白字的頭,是什麼字?”
“舟?”西穆恍然道:“那慕紫又是何意?”
“紫色東來。”陶樂這會兒已是極有信心:“坐船向東,應該就能找到這處高崖。”
說來也巧,他們走出岩洞,就看見不遠處的海麵上,漂著一隻橡皮筏子,上麵還帶了兩隻槳。
筏子處在齊腰深的水中,要想上去,就必須入水才行。
陶樂剛想到這個問題,就覺得腰上一緊,已經被西穆打橫抱了起來。
她的頭挨著他的下巴,鼻端滿是淡淡的千歲柏香氣。
明明是這樣暖昧的姿勢,又是在攝像頭之下,但她的身子卻軟得很,從內到外沒有推拒他的意思。
西穆一派理所當然的模樣,對此亦不作半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