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樂的目光在屋裡一轉,就看到這裡還坐著一位僧人,而且他的身體,似乎有些不妥之處。
見到陶樂看過來,他露出了一個淡然的微笑,卻並沒有主動說什麼。
“那個就是旺堆的大兒子。從小給送到寺院裡,現在基本就在家中修行。”次成多吉為她介紹了一下,又向旺堆的家人們說道:
“這三位,就是來自薩市中心醫院的曼巴,各個都是內地的名醫,隻要把把脈,就能把你們的身體了解得一清二楚——能來這兒是大家的福氣。”
“是啊是啊,感謝各位安吉拉!”旺堆一家人笑容滿麵,稱謝不已。
陶樂能理解他們為什麼高興。雪區地廣人稀,平時因為怕麻煩,不僅小病肯定從不去醫院,有時候變成大病也未必去。
雖說現在設了村醫,但是比內地的村醫水平還有差距,隻能算是聊勝於無——但上門送義診的大夫就不一樣了。
不但是內地的名醫,而且還免費看病贈藥,讚她們是天使,其實一點都不為過。
“那事不宜遲,這就開始吧。”當下陶樂便直入主題。
“請曼巴為我的父親先看一看。”旺堆起身,將陶樂等人讓進了一間臥房。
床上躺著一位六十多歲的藏族男子,見到他們進來,連忙想要用手撐著坐起身來。
“您彆動。”陶樂一個箭步上前,扶了他一把,順便就搭上了他的腕脈。
感覺到了老人腕上的溫度,她心中便是一驚。
這位老人正在發高燒,至少也有三十九度了。
她立即皺起了眉頭,正要打開金手指一看究竟,那邊旺堆就掀開了老人腿腳上的被子,揭開了謎底。
老人的右腳踝處,塗著一堆黑糊糊的,材料不明的藥膏,散發著一種古怪的味道,陶樂也辨彆不出來到底是什麼材質。
但即便如此,她也能看到藥膏下方,潰爛膿腫的皮膚。
所以這就是感染灶了。
“我父親怕冷,晚上用熱水袋捂腳,不小心燙傷了腳踝——用了村醫配的燙傷藥,但一直也沒好。”旺堆說道。
“是感染了。”陶樂問道:“老人發熱多久了?”
“發燒了?”旺堆愕然:“怪不得,中午吃得那麼少,原來是在發燒。”
陶樂就迅速地吩咐道:“清創,再敷上我們帶的燙傷膏。”
“做青黴素G鈉皮試。”
她說一句,常勝男與小陳便迅速地行動起來。
很快二人就在陶樂的指導下,完成了一係列操作。
“皮試結果陰性。”小陳報告道。
這個不用她說,陶樂自己也看出來了。
“建立靜脈通道,青黴素G80萬單位靜滴。”
“陶老師,能不能給我講講,您為什麼要用青黴素G,而不是其他的抗生素?”常勝男問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