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文鬱義正言辭地斥退了戒律堂弟子後,邊偷瞄著文邊心虛地用衣袖擦了擦汗。
“盛大長老真是好大的威勢!”知曉其中原因的文低聲取笑道。
“慚愧慚愧,文兄弟見笑了,為自己的私事以勢壓人就是傳說中的以權謀私吧,盛某實在汗顏。”說罷盛文鬱又開始擦汗。
原來文之所以將眾人碰麵的時間約定為半月,便是因為這位剛剛裝腔作勢斥責戒律堂弟子的盛大長老了。
在下山的路上盛文鬱便低聲下氣地哀求文,想要占用幾天的時間來辦點私事。在文的逼問之下,盛文鬱終於道出了自己執意想要下山的實情。
天賦極高的盛文鬱原本是玄武堂的一名壇主,由於表現出色,所以被教主欽點進山封為長老,也因此成了山中最年輕的長老。
對普通的明教弟子來說,這是莫大的殊榮,可對盛文鬱來說,不得隨意下山這一要求卻與他加入明教的真實目的大相徑庭。
盛文鬱自幼父母雙亡,是由自己的親姐姐靠著行乞拉扯大的,不料姐姐卻在一次外出行乞之後再也沒有回來,事後才聽其他的乞丐說是被富貴人家綁走了。
自己唯一的親人無故失蹤,對盛文鬱來說無疑是個晴天霹靂,可在饑荒遍野的時候想要找到一個女乞丐無異於大海撈針,因而他在聽說了明教弟子遍布大江南北的時候,便毅然投身加入,想要借助明教的力量尋找自己的唯一親人。
皇天不負有心人,盛文鬱這一找便是整整七年,直到前些時日盛文鬱終於收到了青龍堂弟子的來信,信中稱盛氏已為人妻,就住在湖州路附近的歸安縣。
青龍堂的事情如亂麻一般,總舵都無能為力,可見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的,既然暫時摸不到頭緒,歸安縣又碰巧在湖州路附近,文就索性做了這個順水人情,想辦法多安排出幾天滿足了盛文鬱多年以來尋找親人的心願,否則他心中有所牽掛也不會儘心儘力幫助自己。
以盛文鬱的才智自然自然知道文所說的“半月之期”是為了幫助自己去尋找姐姐,故而當戒律堂弟子好心提醒路途遠近的時候立刻出言喝退了他們,故意裝出一副如此安排自有道理,不必多問,爾等隻需聽令行事的樣子。
盛文鬱心道,若真因為此事耽誤了教中大事,便以死謝罪好了,萬不能拖累文也被扣上一個因私廢公的帽子。
等到吃飽歇足,十名戒律堂弟子恭敬地告退。
文也將事中緣由告知沐衝和鐵牛,詢問兩人的意見,好在二人也都是善心之人,聽了之後非但沒有責怪盛文鬱誤事,反倒很是讚賞他多年來的尋親之舉。
“畢竟青龍堂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解決的,既然我們要去湖州路探查箕火壇的情況,那其轄下的歸安縣自然也需要探查一番,這種成人之美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沐衝笑著道。
盛文鬱心中感動無比,當下表示無論結果如何,一定永遠記住三人的恩情。
四人本就年齡相仿,在此事的催化下,彼此也都變得熟絡起來,並肩直奔湖州路轄下的歸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