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攬沈富、布局平江、威震餘杭……
初入江浙的文快刀斬亂麻,穿針引線般將青龍堂各個分壇的情況梳理清楚以後,才最終在心底敲定了主意利用明教和文家的力量,不顧一切也要誅滅蔡亂頭,拿下溫、台兩地的實際航海權。
隻要把江浙一帶的海運航路握在手裡,便相當於扼住了元廷的咽喉,隨時都能讓大都無糧可用!
如此一來,進可助明教雷霆一擊,退可使親朋避居海外。
隻要親人遠離戰禍,不成為刀俎上的魚肉,自己才能無牽無掛,在這亂世中放手一搏。
深謀遠慮的文謀定而後動,覆船山總舵也在未雨綢繆,商議大計。
收到盛文鬱的書信之後,文顯忠極為吃驚,第一時間便找到了韓淩,告知她青龍堂岌岌可危的真相,並向她提出了自己深思熟慮後的意見,即棄車保帥,放棄明教在江浙的布局,將更多的人手和精力調往實力雄厚的玄武堂和朱雀堂。
“可如此一來,文不就沒有了援兵,就憑那幾處分壇潰散的弟子,能是蔡亂頭的對手麼?”韓淩不禁替文擔憂起來。
文顯忠的臉上冷峻異常,“此事畢竟關乎到明教大局,不可優柔寡斷,兒就算無法平叛,但隻要能在江浙鬨出足夠大的動靜便可,屆時便可把元廷的注意力吸引過去,玄武堂和朱雀堂才能更好地尋找機會!”
韓淩的臉色有些蒼白,猶豫道:“文伯,此事太過重大,你容我與兄長商量一番。”
文顯忠略一思量後點了點頭,“也好。”
旋即又發愁地歎氣道:“可近日來元兵不斷搜山,派出送信的人難保不被抓到,若這樣的大事被元兵發現,這麼多年的安排可就全都毀於一旦……”
韓淩打定主意道:“文伯不必擔心,這一次為保不走漏風聲我會親自下山。”
“你親自下山不是更危險麼?不如讓彭和尚去吧,以我對他的了解,他應該可以信任!”
韓淩苦笑道:“彭堂主當然可以信任,可您彆忘了,他老人家的徒弟們可都不是省油的燈。十年前若不是他那個大徒弟周子旺擅作主張,以彭堂主的名義發號施令,我明教現在也不會落入這般困境……”
文顯忠知道韓淩是想到了自己父親的死,歎了口氣後不再出言相勸,隻是感慨道:“可憐這彭和尚替徒弟背負了十年的罵名。”
“事不宜遲,我今夜便動身,山中大事就全都托付給您老了。”
文顯忠答應道:“你放心,我就是拚了這把老骨頭,也不會讓總舵有什麼閃失!”
“文那裡真的不用派些人去幫他麼?”韓淩再次問了一句,擔心文顯忠是礙於麵子才不給文派兵支援。
文顯忠擺了擺手,解釋道:“兒下山前我求彭和尚替他卜了一卦,從卦象來看他雖然會遇到些風浪,但不至於有性命之危。而且連你都冒著生命危險做事,他作為你未來的夫君,又哪有不儘力幫你的道理?”
韓淩臉上一紅,低聲道:“文伯有安排便好。”說罷與文顯忠告彆,回房收拾行囊。
文顯忠離開議事廳後卻沒有直接回自己的住處,反而是繞路走到一處木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