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胡塵最新章節!
與強盛時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蒙古鐵騎相比,元朝的海上戰力雖然也是世界上領先的水準,但卻常常為人詬病,這就不得不說到在元初忽必烈時期帶有神秘色彩的兩次失敗戰役。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曾意圖使日本國與其他政權和民族一樣臣服於蒙古人,所以他曾經幾次派遣使者到日本,要求其無條件歸順。
公元1274年,在連番被拒之後,忽必烈對此感到異常的恥辱,於是不顧當時麾下的部隊正與南宋交戰正酣,便毅然決然地下令準備船隻和糧餉,向日本發起了攻勢,這也是元朝海軍第一次東征日本。
這次戰役中元朝海軍雖然在初期占了一些優勢,攻占了日本兩島,但當時的海軍並沒有選擇在岸上安營紮寨,而是選擇於夜宿船艦之上。
當夜,一場忽如其來的暴風雨擊沉了元軍兩百多艘船艦,剩餘軍隊也不得不因此撤退,是以日本僥幸取勝,免於亡國。
忽必烈聽到這個消息以後感到非常震驚,他沒想到一個彈丸小國能與自己戰無不勝的軍隊相抗衡,心中更加想要覆滅這個國家,但當時正在消滅南宋的最後階段,忽必烈隻能先行派遣使者繼續勸降日本。
但這一次,因為上次成功而變得驕傲的日本人,居然直接斬殺了忽必烈派去的使臣!
這對於忽必烈來說是最大程度上的侮辱,於是在公元1281年,元朝海軍第二次東征日本。
由於南宋已滅,所以忽必烈可以騰出手來,派出大量的部隊,分兩路進攻。
但是因為江南軍的部隊人數和輜重太多,導致行動遲緩,沒有按時與東路軍合兵一處,所以等待不及的東路軍先行發起了進攻。
自上一次與元朝海軍對戰以後,日本的防守軍隊已經有了一定的防守經驗,他們利用充分的防禦工事和精銳部隊與東路軍交戰,將其擊退。
直到東路軍敗退,江南部隊才趕到與其會合,但會合後的元軍卻因蒙古、高麗、漢軍各部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作戰,於是雙方對峙長達兩個多月,直至一場恐怖的台風襲擊了元軍營地所在的海岸……
光是這場台風,便使東路軍折損三成以上的部隊,江南軍更是傷亡過半,來不及撤退的部隊則在日本士兵的追擊下屠殺或跳海溺死。
至此,元朝海軍的兩次東征皆因突如其來的天災而宣告失敗。
盛怒的忽必烈仍想繼續對日本進行第三次東征,但最終迫於朝廷財政的壓力也無奈放棄。
這兩次東征的失敗除了元軍運氣不好,遭遇了兩次恐怖的天災以外,還受到一個客觀事實的約束。
那就是這個時代的海戰主要是以運輸兵力過海為目的,可以看成與搶灘登陸戰類似,而並非後世理解上的雙方船艦在海上決戰。
元朝時期其實已經將南宋和阿拉伯的航海技術充分融合,使古中國的航海能力達到了頂峰。二征朝鮮與崖山海戰,都足以說明元朝時期強大的海運物流能力。
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再加上江浙地區富庶的特點和元廷鼓勵海上貿易的政策,所以元朝沿海軍民造船的能力其實是極為頂尖的。
好在沈富已經掌握了陸氏家財,明教弟子組建而成的這支千人部隊又不需要糧餉和盔甲,因此有足夠的經濟支撐文瑄購買船隻來發動這場戰鬥。
被帶有鹹味的海風肆意地吹在臉上,文瑄平靜的心中難得泛起了一絲波瀾。
因為此刻已經到了酒樓期限的最後一天,自己也已經在與蘇生約定碰麵的碼頭上等了足足半個時辰。
怎麼還沒來?難道是出了什麼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