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到脫脫的庇護後,寬徹普化行事愈發肆無忌憚,倚仗宗親的勢力,恣意橫行,湖北廉訪司的官員曾多次向朝廷上奏他的罪責,脫脫為了鞏固自己在貴族勳貴中的地位,就將這些奏章都替他擋了下來,不予上報至正帝。
寬徹普化生有六子,分彆名為彆帖木兒、答帖木兒、報恩奴、接待奴、佛家奴、和尚。此時在他身邊的隻有大兒子彆帖木兒和二兒子答帖木兒。
見父親滿麵愁容,彆帖木兒出言道:“父王,這些年漢人百姓總是不消停,四處生亂,現在居然都敢到我們眼皮下麵撒野了,這次必須給他們些教訓。”
老二答帖木兒擺擺手道:“大哥,不過一群賊人而已,哪裡入得了父親的法眼?父親不過是擔心生亂的消息傳到大都的皇帝耳中罷了。”
寬徹普化看著兩個精神煥發的兒子,嘴上雖然不說,但心卻想著兒子們倒是學會替自己分憂了,頗感欣慰,於是答道:“你們說的都不錯,這些漢人囂張的氣焰必須儘快撲滅,更不能因為此事再讓地方和朝廷的官員借機誹謗我們。吩咐下去,集結人馬,準備鎮壓反賊。”
“是,父王。”兩兄弟領命而去,想在此戰中立些功勞,方便日後加官進爵。
各地義軍起義能夠成功,除了凝聚民心和精密籌劃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是駐守在各地的元軍和將領都沒有很好地進行應對。
這一點可以說從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彭瑩玉第一次在袁州帶領周子旺和況普天發動武裝起義時起便初見端倪。
在至元四年再到至正八年(公元1348)方國珍嘯聚海上的這十年時間裡百姓動亂的例子也有很多。
在元朝統治者看來,對付他們的手段無外乎兩種:一是整合軍隊,血腥鎮壓;二是許以官職利益,進行招安。
這兩種手段在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這個重要年份得以充分體現。
以至正帝為首的政治集團在這十年裡,逐漸失去當初的雄心壯誌,皇帝的逃避和縱容使得元廷綱紀愈發鬆弛,官軍毫無戰力。
在這樣的時刻下,元廷鎮壓動亂的手段還是老樣子,可揭竿而起的義軍卻已經今非昔比。
招安是看起來一本萬利的手段,不費一兵一卒,隻要地方官員從自己的指甲縫中摳出一丁點利益讓給作亂之人,便可以接觸禍亂,並因此取得不小的功勞和政績。
將這個招數用得最好的莫過於達識帖睦邇,他在至正九年任湖廣平章政事時采取威逼利誘的手段招諭沅州、靖州、柳州、桂陽等路暴亂的少數民族一事,做得的確十分漂亮。
可也正因為招安的手段曆來好用,在麵對方國珍時,元廷在他身上才吃了大虧,畢竟此前元廷應對的義軍沒有文瑄這樣的高人在背後坐鎮。
反觀元廷在麵對韓山童、劉福通、彭瑩玉等真正有組織、有威脅的派係軍隊時,則會采用第一招——集結正規軍隊,血腥鎮壓。
隻可惜在對紅巾軍的初次鎮壓中,因為赫廝、禿赤、徐左丞等為首將帥的昏聵無能,釀成了阿速鐵衛近乎全軍覆沒的慘狀。
吸取了這些經驗教訓以後,元軍上下雖然仍沒有將紅巾軍放在眼裡,但也知道他們比以往作亂的百姓都要難對付一些。
為對付北方的劉福通,以脫脫為首的朝廷派出了禦史大夫兼知樞密院事也先帖木兒、衛王寬徹哥、先鋒鞏卜班這樣的豪華陣容,南方的徐壽輝一眾則由威順王寬徹普化著手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