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一大早,程靈就帶了人去戴氏染坊交接。
戴家姐弟那邊,昨天吳耘和楊林一路護送他們回家,半路果然是有碰到惡人生事。
好在吳耘和楊林跟著程靈學了一段時間的武,楊林又還學了蕭蠻的速成功法,兩個人如今都有一身本事。
跟練出內功的高手們相比的話,他們或許還差得遠,但隻是對付幾個地痞閒人,兩人卻是綽綽有餘。
吳耘和楊林救了戴家姐弟,姐弟兩個聽聞是程靈特意派他們來護送的,都感激得不行。到了戴家,姐弟兩個又熱情招待吳耘和楊林留家用飯。
吳、楊二人有心要多保護這姐弟倆一段時間,因此便答應了。
就這樣,有過相救之恩,護送之情,又一起吃過飯,吳耘和楊林跟戴氏姐弟倒是熟悉了起來。
半夜,吳、楊二人回到丁氏大車店,跟程靈彙報情況的時候,楊林就說:“師傅,那戴家的小娘子雖是女流,從前卻常在染坊幫忙。這大魏的女子,倒是不受拘束,十分能乾。”
說到大魏的女子,程靈想起了自己之前在庸州街市間行走時的見聞。
庸州的街景,與赤霞城最不同的一點就是,庸州街市間,有更多的,年輕的,良家女子的身影。
或是采買購物的小婦人,或是結伴出遊的未婚小娘子,也有當街做買賣,靠勞動養活自己的年輕女郎……
窺一斑而見全豹,可想而知,魏國的整體風氣,應該就是開放的。
這可真是……好極了!
程靈當時便對楊林說:“依你看,我們再返聘戴家的小娘子回來,到我們染坊做事,如何?”
戴家的小娘子,名叫戴思媛。楊林主動對程靈提她從前常在染坊幫忙的事,其實就有這麼個意思。
程靈一問,楊林立刻說:“師傅胸懷仁義,此謂一舉數得!”
可不就是一舉數得嘛,程靈返聘戴思媛,既是給這姐弟倆一個長久的生計,同時也能給自己接手染坊減少障礙。
他們畢竟是外來者,對這庸州城的一切都不熟悉,這種接納返聘的行為實際上就是在行當裡樹立起仁義形象,能夠減少外來的敵意,更快地融入當地。
至於戴氏姐弟,他們孤苦無依,宗族的長輩又全都是等著將他們拆吃入骨的惡狼,如果程靈能夠給他們一個依靠,他們還能不趕緊靠過來嗎?
理論上,戴氏姐弟是不會有二心的,縱是有,程靈也不怕。
接下來,事情發展果然如程靈所料,到了戴記染坊,戴氏姐弟一聽說程靈要返聘戴思媛,姐弟兩個當時就十分欣喜地應了。
程靈道:“染坊大管事我會另外派遣,便請戴娘子做染坊顧問。我們初來乍到,許多地方都生疏不明,戴娘子做顧問,萬事請多提點。”
戴思媛牽著弟弟的手,挺起了脊背,雖然“顧問”是個新鮮詞,但聽話聽音,她也有些明白顧問的管事範疇了。
總之大概就是什麼都可以管,什麼都可以提,但並沒有決定權。
這樣不好嗎?
不!這就已經非常好了!
戴思媛望著程靈,目光中流露出了格外的欣喜與期盼,那是一種對未來生活有了向往才有的光。
戴記染坊的格局正如姚五昨日所說,占地約十畝,一麵臨河,一麵臨街。
臨河可以方便取水排汙,臨街則方便售賣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