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消息===
這一宿,李徹隻覺睡得尤其安穩。
分明隻是個破舊不堪的馬廄,自己還生死未卜,就連做隻馬也都還在關禁閉中,但今晚的夜色星辰就是悠悠映在馬廄前的池塘裡,悠悠映入他眼底,也幽幽然映入他心底。
從昨日的惱火抗拒,到今日逃跑未遂,再到夜裡的平靜。
他似是終於接受眼前的現實,亦要妥善計量。
馬和人的世界不同。
他需要循序漸進。
李徹蜷在馬廄裡,溫暖月色照在他身上,好似攏了一層清暉。
月色清暉下,他緩緩闔眸。
清夢裡,她雙手溫暖得輕著他的鬃毛和馬背,還將側頰靠在他脖頸處,同他說,她帶他回京……
******
翌日醒來,李徹是被說話聲吵醒的。
馬的聽覺慣來靈敏,李徹緩緩抬首,但整個身子橫躺在馬廄裡沒有動彈的,隻是頭抬起,朝馬廄外望去。
前方正好有食槽遮擋,他又沒出什麼動靜,不遠處的人看不到他,他卻能從早前取下的木塊處活得視野。
隻是馬的視力真的不好,他就能看清馬廄外不遠處有一男一女,但看不清人臉。
兩個聲音雖然都陌生了些,但他應當在哪裡聽過。
關他這處馬廄偏僻,晨間亦沒有多少人,兩人說話的聲音清楚傳到李徹耳朵裡。
衣著華貴的婦人正是侯夫人王氏。
王氏正歎道,“你若不說,我還不知曉祭天大典上出了這麼大的事,原本侯爺也是說祭天大典後的幾日會同建安侯一道回府中,我還想著就是明後兩日的事。這麼看,侯爺和建安侯許是要一直待在文山?”
聽到祭天大典,文山,建安侯幾個字眼,李徹腦海中嗡的一聲,忽得整個馬身子站立,警覺起來,慢慢往馬廄外靠近。
王氏一側,建安侯世子道應道,“嶽母,我離開的時候並未見到嶽丈。父親交待說,侯府臨近文山,祭天大典出了這樣的事,坊州或多或少聽能到些許消息,這個時候最是宮中忌諱,讓家中切忌打聽,引火上身。”
王氏連連頷首。
聽到這個聲音,李徹才想起是建安侯楚逢時的兒子,楚頌平。
方才的夫人,應當是楚頌平的嶽母,也就是東昌侯夫人王氏。
聽二人對話的意思,應是祭天大典出事後,宮中封鎖了消息,對外說他積勞成疾,染了風寒,故而在祭天大典的時候昏倒,而後遣散了隨行祭天的眾臣,隻留幾個要臣在文山隨駕。
這應當是太傅的意思。
太傅思慮周全。
若不遣散眾臣,所有人都留在文山,恐怕會引起朝中和國中恐慌。
但將朝中幾個要臣留在文山隨侍,朝中大小事宜的折子和消息送到文山,便有人可以處理,正好可以掩人耳目,做出他一麵在文山療養,一麵在處理政事的假象。
而此地是坊州地界。
坊州是東昌侯的封地,扣下東昌侯在文山,便可調度坊州境內的所有人事和兵馬。
李徹心中歎了歎,忽得有了底氣。
而太傅此舉,也讓他幾乎可以斷定自己還活著。
因為隻有他還活著,太傅才會做此安排。
他在後宮並無妃嬪,亦無子嗣,若是他失蹤三日不見蹤跡,或是卻已駕崩,宮中早就應當擁貴王之子,他的堂弟李通運登基,並回宮發喪,避免各地發生混亂。
但此事尚且還對外隱瞞,那便是他還活著。
隻是,此時還不能露麵。
李徹猜想,他醒來時在這匹馬身上,那他自己許是還昏迷不醒……
這算是所有不好的消息中,最好的一條消息。
隻要他自己還活著,他就有機會變回去!
雖然他還不知道從馬變回去的方法,但隻要他還活著,便有希望。
李徹心中似是吃了一枚定心丸。
侯夫人和楚頌平還在繼續,但大抵說的都是方才的延伸,並無多少新的東西。
李徹並不意外,楚逢時(建安侯)和譚凱(東昌侯)都不在,王氏和楚頌平知曉得定然不多。
若更多的細節都讓楚頌平知曉,那楚逢時這條老狐狸便也不必再做建安侯了。
臨末了,楚頌平又忽然問起,“我聽說早前譚源回來過?”
言及此處,侯夫人輕聲歎了歎,“頌平,這裡沒有外人,我也不多瞞你。你也知曉,源兒年紀也不小了,但他一門心思都放在軍中,說非建功立業不考慮婚事。到如今都及冠一兩年了,婚事還沒見苗頭。原本好兒郎在軍中灑熱血,是家門容光,你嶽丈與我都是認同的。隻是他畢竟是侯府世子,房中又一直沒個人照顧,總需將心思顧及著這頭的。我是相中了你們二房府中的洛姐兒,她是庶出的女兒,容貌出眾,又知書達理,我們兩家交好,又知根知底,我想著她若是能來府中給源兒做個貴妾,便是兩家親上加親了,老夫人也應當有這個意思,原本我將源兒尋回來,也是想趁著機會讓他二人見一見……”
楚頌平似是意外,“那見上了嗎?”
王氏又歎道,“洛姐兒大病了一場,這麵是沒見上。你也知曉源兒的脾氣,他若不想,這納妾之事怕是暫時也考慮不上了……”
楚頌平覆手笑笑,“嶽母不必介懷,他二人也未必合適。”
王氏看了看他,也笑道,“也是,這緣分的事還真說不上怎麼回事,兒孫自有兒孫福,我是操不上心了,趁星哥兒還在府中,我多陪陪星哥兒才是大事。”
楚頌平又笑了笑,“我同嶽母一道回府。”
“好。”王氏也笑笑。
“譚孝何時回來?”離開時,楚頌平又問。
說起譚孝,王氏似是頭疼,沉聲道,“原本讓他在我生辰時回來,他非說路上有事耽誤,要明後兩日再回來,也不知道去了哪個狐朋狗友處廝混了幾日,一日都不讓人省心,若是他有你和源兒的十分之一,我這座娘親的都慶幸了……”
楚頌平寬慰,“譚孝隻是年幼,懂事便好了。”
“再過兩年都該加冠了,哪裡還年幼?”王氏微微攏眉。
看著二人遠去背影,李徹久久沒有動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