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三步走(2 / 2)

季漢大司馬 周府 5045 字 10個月前

半晌後,劉備向霍峻拱了拱手,問道:“以仲邈之見,長公子領多少兵馬適宜?”

劉備口中的適宜就頗有趣了,劉琦帶的兵馬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影響劉備的作用,太少影響了進攻江東的進程。

沉吟少許,霍峻分析說道:“據峻觀之,江東兵馬不過五萬之眾,其精銳者寡,凡者眾。分屬諸將,長官不同,軍陣嚴整,卻不可久持,非是勁旅。峻竊以為三萬兵馬入江東,足以於江東立基。”

說著,霍峻從袖口從取出江東的輿圖,分析說道:“明公且看江東雖大,然因山川相隔,遂使豫章、吳郡分離。大軍入江東當於豫章立基,占據豫章、廬陵二郡,屆時明公可使關、張、趙三將就地募兵,以壯聲勢,強壯筋骨。”

江東地盤實際上分成兩大平原,一個以吳郡為核心的環太湖(古笠澤)平原,另外一個則是以豫章為核心的鄱陽湖(古彭蠡澤)平原。這兩大平原中間隔著黃山(古黟山)山脈,將兩地平原切割開來。

“待戰機至,大軍揮師東進,先取丹陽,後伐吳郡。吳郡若下,則江東便安。會稽雖大且又難附,但遣一上將伐之即可。江東平定,以明公之功則可於江東立基業。”

霍峻根據江東的地理條件規劃了三步走戰略,因為鄱陽湖平原的封閉性,可先拿下豫章、廬陵二郡,東麵依托黟山山脈與江東軍作戰,這是第一步,屬於立基階段;

其次,待豫章、廬陵收入囊中後,發兵攻打作為中間地帶的丹陽郡,這是第二步,屬於掌握戰事主動權階段;最後,占據了優勢的聯合軍攻下孫氏的基本盤吳郡,這是第三步,屬於大決戰階段。

在這過程中劉備、劉琦需要擴軍才能擊敗孫權,這便是劉備的機會了。如果劉備能力出眾,則可以在這個階段掌握住聯合軍的主導權;如果劉備無法把握這個機會,隻能說霍峻看走了眼。

聽著霍峻的剖析,劉備豁然開朗。

當下的劉備將在襄陽憋的氣一泄而儘,自己本來還在頭疼怎麼解決出兵數量的問題,卻沒有想到霍峻早已為自己謀劃好了。

不僅解決了下江東的戰略規劃性問題,還告訴自己如何在這過程中壯大自身,純粹為自己量身定製一套戰略規劃模板。

劉備又躬身行禮,說道:“仲邈身懷濟世之才,今日之言,又開備之耳目。仲邈重托於備,備當不負先生之念,榮辱共之。”

霍峻在江夏那幾個月可是沒有閒著,除了練兵、結交甘寧上,實際上也在思索下江東的戰略規劃。

“明公禮重也!”

霍峻扶起劉備,說道:“峻僅出謀建言,明公還需親力親為。”

劉備坐在席上,感慨說道:“備蹉跎多年,若早遇仲邈,又何以至此。今下江東之謀,猶如明燈在前,促人奮進,備當奮臂而行。即便身死,亦無遺憾矣。”

“明公慎言啊!”霍峻勸道。

劉備笑著搖了搖手,說道:“欣喜之下,一時失言。備若有所成,必不負仲邈!”

霍峻念及身在江夏的甘寧,說道:“峻在江夏之中尋覓一位水戰上將,名為甘寧,甘興霸。可惜其不得黃祖重用,於帳下鬱鬱寡歡。今時東下江東,若得此人相助,事半功倍矣。”

“峻欲薦於劉荊州,讓其調入長公子麾下,明公可以結交之。若劉荊州不願重用,明公則可以親自出麵,看能否招為己用,然當與黃太守和睦為上,其心胸狹隘,難以共處。”

霍峻不在江夏向甘寧引薦劉備,主要是還有外人在,不能輕易泄露機密。當然還有劉備不屬於荊州官職體係的這個原因。

通過劉表把甘寧調入劉琦帳下,黃祖不至於翻臉生氣,畢竟他的戰功需要劉表的承認。但如果是劉備出麵把甘寧弄過去,以黃祖那胸襟就怕連劉備都一起厭惡上。

劉備握著霍峻的手,說道:“仲邈所薦之人,備當重用。若興霸至備帳下,備當表為中郎將,委以重用。”

接著,霍峻又與劉備說了些甘寧的事。

……

PS:最近因為加更,手上沒存稿了,無法確定具體的更新時間。第一更大約會在2:00左右,第二更6:30左右,第三更10:30左右。

今天還是三更!,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