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天人之威(2 / 2)

季漢大司馬 周府 9576 字 2024-04-16

霍峻看了眼灰頭土臉,血淋淋的頭顱,吩咐說道:“來人,將首級懸掛於東北角,用來威懾敵軍。”

“諾!”

“對了!”霍峻喊住周睦,說道:“你詐降有功,即日起且任假軍候。以假軍候暫領幫你屯將士。”

“諾!”

周睦喜出望外,拱手說道:“多謝將軍,睦當以死報之。”

其實孫權說得沒錯,大軍圍困了二個月,城內人心早已浮動。心想歸降的人確實是有,也確實是周炬。然而周炬通敵的行為,被同鄉副屯長周睦發現,並將其舉報到霍峻手上。

霍峻順水推舟,讓周睦代替周炬,讓他書寫歸降書,與孫權上演了一出戲。這也是為什麼張紘他們詢問,能得出周炬為人卻是像是反複之人,因為周炬就真是反複之人。

待周睦走後,霍篤血染征衣,持槊上城。霍峻打量一番,見霍篤沒有受傷,方才安心。

“今夜戰果如何?”霍峻問道。

霍篤思量少許,說道:“敵寇約九百人左右,六七百人歸降,斬殺三百餘眾,我軍戰死死傷不足三十人。”

霍峻微微頷首,說道:“今夜江東軍死傷千餘人,亦能消停幾日,緩上一緩。”

霍峻使用詐降之策也是沒有辦法,自從夜襲之策後,彭澤城基本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若想改變現狀,出動出擊則是必然的。

霍篤望著遠處的江東營寨,問道:“仲邈以為江東軍何時能撤?”

“不知!”霍峻搖了搖頭,說道:“需看長公子、左將軍在豫章戰事進展如何。”

“那豫章戰事何時能結束?”霍篤又問道。

霍峻又是搖頭。

自從城池圍困之後,霍峻已失去了戰事消息的來源。對當下的戰況如何,他完全不知道,隻能選擇相信劉備。

霍篤歎了口氣,說道:“已是十二月了,將至歲初。兒郎們出征一年,思念家人者不少。等這場戰結束,仲邈看看能否把咱霍氏族人接過來,或是讓兒郎們回家看上一看。”

久圍之下,人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中,人心浮動屬實正常。霍峻也能理解,但也無濟於事,唯有通過適當的輪換,讓士卒偶爾放鬆。也幸虧城中補給充足,否則可不僅於此。

城中霍峻命人打掃戰場,修繕被大火燒過的北門。而孫權、周瑜也率軍回到營寨中,眾人入大帳分坐,商議接下來的戰事。

孫權神情低沉,問道:“霍峻狡詐,以書信詐我等中計。文珪不幸入城身亡,今當有何計策,可解當下之危。”

“東部、公瑾!”

張紘沉默不語,蹙眉緊思。

周瑜沉吟少許,說道:“麾下,我軍連挫彭澤城下,霍峻有智,趙雲有勇,不可急下。今前車之覆,當為後車之戒。瑜竊以為仍可轉攻柴桑,破滅黃祖水師,截斷劉備大軍退路。”

“哦?”

聞言,孫權打起精神,開始認真傾聽周瑜的分析,說道:“柴桑兵眾,何以破之,還請公瑾細言!”

周瑜整理腦海中的思路,說道:“啟稟麾下,柴桑臨近彭澤。料想近日戰況,黃祖豈能不曉。其見我軍於彭澤城下受挫,連攻數月,心有懈怠之念。”

“今彭澤去往柴桑,水師朝發夕至。我軍率精銳乘船,奔襲柴桑水寨。江夏水師若是付之一炬,敵寇已無水師,糧道岌岌可危。除非荊州能克豫章,就地取糧,否則不消多時,荊州兵馬將不戰自亂。”

孫權略有心動,問道:“敢問公瑾,勝負多大?”

周瑜思慮半晌,說道:“黃祖老邁昏聵,欺弄軍吏,財穀缺乏,舟船不整,軍無戰死。奇襲之下,若是無備,一戰可勝。一破其軍,下入大澤,夾擊二劉,則豫章戰事可息。”

“好!”

孫權沉吟少許,果斷下定決心,吩咐說道:“今命公瑾為前部大督,奇襲黃祖,孤率中軍於後,為公瑾掠陣,隨時支援。”

“諾!”

周瑜心中喜悅,臉上卻是嚴肅,起身拱手說道:“瑜必破黃祖,不負麾下信任器重。”

“麾下,在下有一策可如虎添翼,助周大督破敵。”

眾人尋聲望去,那人坐在營帳角落,正在緩緩起身,形體魁偉,麵容方正,頗具英豪之氣。

“這位是?”孫權疑惑地問道。

周瑜見是魯肅,拱手說道:“啟稟麾下,此乃麾下府上賓客,姓魯,名肅,字子敬。其言有使賊兵退之策,故瑜將其帶入帳中。”

孫權見魯肅儀表不凡,又有逼退荊州兵馬之策,露出溫和的笑容,說道:“子敬請言!”

魯肅微微拱手,問道:“不知麾下可知劉備其人否?”

“怎能不知!”孫權說道:“劉備世之梟雄,能得人心,縱橫中原,善於用兵。關羽、張飛、趙雲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不可輕視!”

魯肅捋著胡須,笑道:“麾下既知,那劉表又豈能不知。劉表遣劉琦統兵入豫章,劉備為佐。今戰事之中,可有聞劉琦之名,其已喧賓奪主也!”

孫權目光一亮,說道:“子敬之意是?”

魯肅於營帳中踱步,分析說道:“肅有聞劉表次子劉琮與蔡氏女婚配。蔡氏者,劉表之臂膀。劉琦雖為長子,然嗣子之位不明。今二子不和,劉琦入兵豫章,當有建功揚威之意,且其又多依仗劉備。”

頓了頓,魯肅停下腳步,拱手說道:“啟稟麾下,不如使離間之策,遣人入襄陽,散布謠言,遊說蔡瑁,宣揚兵將知劉備,而不知劉琦;劉備素懷野心,有占據豫章自立之念。”

“劉表聞之,心必生疑,可亂其軍心。若劉表喚劉備入襄陽,軍無大將,破之易也;若劉備不願回襄陽,劉表必調劉琦大軍回襄陽,屆時僅剩劉備兵馬,又無糧草,破之甚易。”

說著,魯肅冷笑一聲,說道:“若周大督能破黃祖,劉備又走,劉琦何以掌軍。孫豫章在南,我軍在北,夾擊之下,大軍必然覆滅。亦或是劉表見江夏水師覆滅,又知無人鉗製劉備,調大軍回長沙。”

“無論如何,豫章之圍,自當解也!”

“彩!”

孫權不由鼓掌喝彩,問道:“東部、公瑾以為子敬之策何如?”

周瑜露出笑容,說道:“子敬身懷大才,懇請主公用之。”

張紘說道:“子敬之策,有秦用郭開離間之風,頗是巧妙。麾下當可速行。”

孫權拍案說道:“即刻遣人入襄陽,散布謠言,遊說蔡瑁,行那離間之策。”

《漢紀·霍大司馬世家》:從平豫章,峻守彭澤,拒孫權、周瑜。權將萬人來攻,峻分守浩山、彭澤……困守八十日,峻數解瑜攻城之法,又使屯長周睦行詐降之策,圍殺權將潘璋千人。

權、瑜久克不下,將士多亡,歎曰:“峻真天人也!”敵我皆服峻之韜略,遂威震南土。

ps:晚上有事,沒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