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得人心者(2 / 2)

季漢大司馬 周府 7576 字 10個月前

今自己被自己所行仁義之舉相救,讓他又怎不感慨!

劉備壓抑住自己的情緒,沉聲說道:“陳到聽令,命你率白毦兵支援翼德所部。”“命全軍擂鼓,發動總攻!”

“諾!”

“咚!”

激昂的戰鼓聲傳遍原野,中軍旗杆上飄起了象征總進攻的紅、玄、青、白、黃五色旗。

伴隨著中軍的軍令下達,劉磐、張飛、文聘三部內休息的將士們嘩然起兵。他們雖是力竭輪休,但是麵對軍令,他們必須起身作戰。

且他們也嗷嗷直叫,在他們過去一年的記憶中,凡是劉使君下達此軍令,幾乎全勝,他們相信今日也是如此。

“殺!”

與此同時,尤騫率山越蠻族出現在孫權中軍的側後方,前排山越銳士單手持藤盾,單手揮舞著投石索。待手中的投石索旋轉達到高速之時,將那石頭拋投出去。

“扔!”

在尤騫的呼喊聲中,山越銳士將那些投石發射而出。那些發射的彈丸被鑽出了小孔,在空中飛行會發出嗡嗡的聲音,好似馬蜂之聲。密密麻麻的投石在天空中飛舞,猶如遮天蔽日的冰雹般,從天空上砸向江東軍陣。

“砰!”

江東士卒射出一波箭矢,他們便迎來鋪天蓋地的石彈打擊。他們這些組成密集軍陣的步卒難以躲避,被打得頭破血流,哀嚎不已。即便有些士卒身著鐵甲,但是也被彈丸隔著盔甲重創臟器。

衝鋒間,數十名山越士卒中箭而亡,然而大量的石彈又是投擲過來,砸得那些江東軍士卒頭暈眼花,趴在地上抱頭鼠竄,哪裡有盾牌,一群人皆擠在盾牌身後。密集的方陣早已出現鬆散,弓弩手哪敢與石頭對射。

短短幾個呼吸間,山越士卒投擲出數千枚石彈,將中軍薄弱的方陣砸得雞飛狗跳,亂成一團。

投石索這種簡陋卻又粗暴的武器,從人類起源開始流至後世,傳承數千年,定然有其中出色之處。投石索雖不如弓弩射程遠舉有出色破甲能力,在正麵戰場上少有出現,然而若是在側麵作戰中,作為奇兵的突擊力量使用,效果不同凡響,猶如標槍一樣。

山越百姓缺乏製作弓弩的技巧,常年生活在山地的他們,練就一手出色的投石索技巧。往昔與漢人正規軍作戰,他們投石索作用不如大軍的弓弩,然而他們當下作為奇兵突然殺出,可以說是作用驚人。

這些被投石索砸得抱頭鼠竄的江東軍士,並非步卒精銳,僅是作戰輔兵,讓他們舉矛呐喊可以,但如今讓他們作戰卻是難為他們了。

在蔣欽率精銳增援董襲之時,江東中軍已是薄弱,後趙雲回撤,程普追擊。江東軍將主力力量布置在前排,後方空虛且士卒多是老弱。

“殺!”

在麵對山越人的衝擊,他們如何能夠抵擋。尤騫持刀突入江東軍陣,藤盾格擋刀矛,手中的刀刃收割著江東軍士的性命。身後大批果敢善戰的山越蠻人殺入陣中,幾乎就要衝垮了軍陣。

眼看著突然殺出的山越人,孫權、周瑜二人幾欲吐血。

對於今日的苦戰,周瑜早已做好準備。

在左陣進展不利,他也能想到,中軍險被突破,他也能理解。他真正的後手在於朱桓的伏兵,通過朱桓的突然出現,為他們大軍製造勝利的希望。

這場仗周瑜始終抱著充足的信心,在孫權的激勵下,江東軍上下士氣高漲,己方兵力又多於劉備,且又有自己的布置。他相信堅持下來,江東軍定能取勝,從而擊敗劉備。

然而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精心謀劃著這場仗被一群山越人所破壞,這些山越人在緊要關頭殺出,破壞自己方案。利用往日瞧不上的投石索,砸得士卒抱頭鼠竄,亂作一團。

周瑜抬頭仰望蒼穹,心中湧出強烈的無力之感。

想著荊州軍之前的那些舉措,安撫山越,團結山民,秋毫無犯,軍民和睦。如今看到報恩的山越人,他能理解了諸葛孔明為何這麼做了。

人心不重要,但卻也是最重要的。

孫權胸悶不已,仿佛有萬鈞巨石壓著,讓他喘過氣來。

黟山諸縣沒了,丹陽郡沒了,江東亦是岌岌可危。

孫權拽住周瑜的袖子,瞳孔瞪大,血絲密布,低喊道:“今日為何會這樣?”

周瑜問心無愧與孫權對視,沉聲說道:“棋差一招,劉備、諸葛亮收買民心,肅以軍紀;我軍各部桀驁不馴,多有欺淩山民,麾下為收軍心,放縱軍士之。今非敗於瑜之謀略,而是敗於民心之上!”

聞言,孫權恍惚了下,不由鬆開周瑜袖子,悶悶說道:“今當如何是好?”

周瑜調整好心情,冷靜說到:“山越蠻人夾擊我軍後部,軍陣已是動搖,將殺到中軍。趙雲已掙脫我江東騎卒,似乎朝我中軍殺來。前部雖穩,但此時若是不撤,我軍將會全殲。”

“今時撤至昱嶺關,尚可保全些許士卒。合賀校尉萬人兵馬,依托笠澤或可一戰。若是不撤,恐吳郡難保。”

“撤退嘛?”

孫權又是不甘心的問了句,目光卻是望向北麵,果如周瑜所言,趙雲率領騎卒殺退江東騎卒,且他似乎發現山越人的動作,準備從山越人破開的口子,殺入軍陣當中。

孫權看著那白馬騎將心中不由發毛,連連應和說道:“可從公瑾之言。”

在周瑜的建議下,讓董襲、蔣欽率前部殿後,陳武、程普二將自行撤退。

中軍大纛後撤,江東軍士都看見到了。

瞬間,各部江東軍士奔走後退,隻想著遠離戰場。江東騎卒更不用說,仗著馬快,直接奔走。前排精銳的軍士被遺棄在戰場上,非逃即降,根本沒有戰心。

戰場上除了董襲、蔣欽還在抵抗外,已無其他軍隊。甚至在抵禦一會後,董襲、蔣欽二部也扛不住衝擊,軍士潰散,各部自行逃離。

潰兵之中,董襲被軍士端了腦袋,蔣欽中箭被迫跳水而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