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易爾!”
霍峻從竹簡下抽出一份布防圖,攤開指點說道:“臧霸屯兵巢湖,坐觀江水南北。其兵欲入廬江,廬江北靠潛山,南近江水,唯東可入,故屯守舒縣即可。今峻已命高晨領兵千人屯舒縣,以禦臧霸西進廬江。”“若臧霸欲橫渡長江,襲擾江南諸縣,唯有從濡須口、采石磯、京口等地渡江。采石磯至京口長有百裡,烽火台修築江岸,可觀臧霸動向,故分兵屯守濡須戍及京口即可。”
“今峻已命徐盛率水師屯濡須戍,觀烽火台跡象,巡視江水。峻兄霍中郎駐紮京口城,以鎮江南諸縣,節製徐盛。且俞韶兵馬征討蕪湖,危機之時,亦可用之。”
事關自己的後路問題,霍峻不敢委任他人出鎮,而是讓自己的兄長霍篤坐鎮京口。他將都督甘寧、高翔、陳越、丁奉、鐘離斐、李巍等將,率水師七千人入丹徒水道,與江東水師決戰。
蔣濟沉吟少許,說道:“舒縣、濡須戍二地毗鄰,水陸互為犄角。采石磯至京口百裡,有烽火台示警,且霍中郎屯兵京口,足可絕臧霸渡江之意。”
說著,蔣濟笑了一聲,說道:“孫瑜辛苦修建的烽火台不曾攔住都督帳下的‘曹軍’,今卻要攔住曹操帳下的曹軍了。”
“哈哈”
“報!”
侍從趨步小跑入堂,拱手說道:“諸葛軍師來信!”
“咦!大軍來戰報,不知劉豫州進展如何?”
霍峻拿過書信,拆開起來。見其上的內容,霍峻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都督,怎麼了?”蔣濟見霍峻的神情,問道。
霍峻沒有說話,僅是將書信拿給蔣濟,大步走到掛在牆上的吳會輿圖上。
蔣濟拿著書信,看著牆上的輿圖,說道:“大軍北入笠澤,恐錢塘有危啊!”
進而,蔣濟在輿圖上比畫,說道:“笠澤與大洋之間,有鬆江作為溝通。兵船可出鬆江至大洋,向南近岸航行,可逆錢塘江北上,抵錢塘城下。”
古人用兵並不局限於江水湖泊,利用大海的進軍,早在春秋之時便有。吳王夫差伐齊,水陸並進,在黃海上爆發大規模海戰。越滅吳時,範蠡受命從大海入長江,阻擊夫差回國。
“嗯!”
霍峻點了點頭,說道:“孔明深曉吳越地勢,知道錢塘處水陸要衝,關乎大軍命門,今已命文聘固守錢塘。”
說著,霍峻用點了點笠澤,皺眉說道:“峻所憂之事,乃是不知孫權、周瑜大軍所在何處。自大軍入吳會以來,僅有程普、蔣欽迎戰,卻不見江東大軍蹤跡,其中必有蹊蹺。”
僅憑諸葛亮書信上的內容,霍峻用他那敏銳的戰爭嗅覺,便察覺到其中的不對勁。畢竟就如諸葛亮說的吳會屬於孫權的大本營,至今不見大軍迎戰,肯定有問題。
蔣濟根據諸葛亮在書信的內容,說道:“據孔明書信所言,大軍於邱城廢墟紮營,營寨背靠弁山,前抵笠澤。且孔明已讓斥候從水陸兩端,仔細搜索江東大軍蹤跡,卻始終不見其動向。”
“不見敵寇主力,劉豫州隻得原地紮營,不敢率大軍從笠澤左右繞行,恐江左水師絕其後路。今劉豫州詢問我軍近況如何?若是不成,劉豫州欲率軍北上,取笠澤以西諸縣,誘孫權、周瑜二人上岸出戰。”
兵進吳縣,並非是唯一的計劃。根據霍峻拿不下京口為前提,劉備已經準備好其他計劃,如儘取太湖以西的縣鄉,隔著太湖對峙,尋找辦法戰勝江東水師。
“子通,我軍需儘快出兵。”
霍峻盯著輿圖上的笠澤,沉聲說道:“我軍水師一旦進入笠澤,江左大軍必然現身。”,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