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兵馬彙巢湖(1 / 2)

季漢大司馬 周府 5846 字 10個月前

丹陽,京口。

左將軍府衙內,中榻無人,糜竺側坐小榻之上,諸葛亮、簡雍、劉琰、呂範、呂岱、孫邵、孫乾、趙雲等十幾名文武分坐。

糜竺輕咳一聲,說道:“今主公不在京口,遠在荊州。據霍鄱陽來信,江淮有大批曹軍集結,呂虔、張合、於禁、臧霸、孫觀等部皆有在壽春出沒。今霍鄱陽已率水師前往巢湖,於濡須口一帶布陣結營。以諸位之見,我等當如何為之?”

霍峻在屯兵江北之後,派出大量的斥候前往壽春,探聽情報。畢竟任何的曹軍兵馬想南下進攻江左,都要到壽春集結,無一例外。

甘寧不能理解問道:“江北有敵寇大軍出沒,當意謀我江左。今遣兵助之,有何疑慮?”

糜竺耐著性子,說道:“今主公不在京口,竺無調兵之權,且翼德將軍身未至京口,故而為之憂。”

對於任何勢力的君主而言,遣將調兵的權利皆屬於禁忌,非臣子所能觸碰。即便是受寵幸的諸葛亮也無兵權,僅能派遣五百兵馬。

劉備離去並非沒有對兵權做出安排,他將兵符放到錦盒當中,交由趙雲保管。且盒內還附有書信,言明使用的權限及範圍。

簡雍捋著胡須,說道:“糜太守,主公留有錦盒,今有兵亂可啟盒,觀書信核驗,用兵符調動。”

“從事且慢!”

單手扶劍的趙雲,說道:“主公有言,開錦盒時,需糜太守、諸葛軍師,徐主簿、簡從事、張將軍等五人在。少一人,便不能開此盒。今張將軍還在路上,且諸位暫且等候。”

有趙雲的言語,眾人隻得靜心等候張飛。又過了半響,從黟山趕來的張飛,終於姍姍來遲。

“諸位久等了!”

未入堂,張飛的聲音便傳到眾人耳中。繼而趨步入堂,張飛坐到榻上,趙雲才有所動作。

趙雲將錦盒端上來,在眾人的關注下,取出錦盒內的書信,親自拆開,讀道:“江左賊寇作亂,翼德將軍自理,諸葛軍師督之。江北曹軍來襲,兵少,則佐北府將軍禦之,興霸、子明歸其節製;賊兵多,翼德領兵,軍師督之,與北府議兵,子龍守京口。”

說完,趙雲將劉備的書信讓眾人瀏覽。

“那今下兵多,亦是兵少?”簡雍問道。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道:“賊發六軍,約有三萬人馬,已是兵眾,怎能稱為兵寡。”

說著,諸葛亮拱手說道:“今可讓甘將軍、呂校尉率水師至巢湖,聽命霍鄱陽調遣。翼德將軍在京口聚兵,以觀江北局勢,賊眾則渡江,賊寡則守城。亮前往巢湖拜會霍鄱陽,與其商討軍略布置。”

“那勞煩諸葛軍師了!”糜竺向諸葛亮回禮,說道。

張飛受領虎符,笑道:“我在京口聚兵,等候孔明消息。”

“諾!”

在諸葛亮乘船過江之時,霍峻正與眾人商討濡須口的軍隊布置。

濡須山上,霍峻眺望西麵的七寶山,說道:“文向,率你部軍士上西側七寶山,於緊要處紮營築壘,與東關遙相呼應。”

“諾!”

濡須水連接巢湖與長江,所謂的濡須口便是濡須水與巢湖的連接處。在連接處左右分為兩座大山,東為濡須山(太湖山),西為七寶山(今銀屏山)。

霍峻帳下將領所屯兵的濡須口,則是在濡須山上,依托山勢水情,修築船塢及營壘。在曆史上發生多次的濡須口之戰,便是圍繞霍峻當前的所在之地。

且所謂的東關指得是濡須山上的船塢及營壘,西關則是當下霍峻命徐盛上七寶山即將修築的營壘。

“豐露,你且率三千水卒為前部,乘船入巢湖,屯於洲嶼之上,以為大軍前部。若敵寇遠道而來,則可率精銳襲之。”

“諾!”高翔拱手應道。

“報!”

侍從快步上山,拱手說道:“啟稟將軍,諸葛軍師從江南而來,詢問當下軍情。”

“援兵至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