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六章 遼東之戰(1 / 2)

甄晟初至遼東之時,遼地方才落雪,糧食運來之時正是數九寒天,今甄晟再至,雖朔風依舊凜冽,遼地依舊冰封,但春的腳步已經到來,冰河在太陽的照耀下泛著銀光,化凍的水汩汩流淌。

大將軍仍舊是隨意的挽著長發,不過今天換了根白玉簪。身穿虎皮大衣,腳踩鹿皮暖靴,負手立於大遼河之西。風吹拂著他的頭發,吹著虎皮大衣獵獵作響。大將軍雙手攏於寬大的袖袍之中,看著河中的冰水混合之景,感悟著北國冬末的盛景。

實際上,這時的北國遠談不上如何盛景。即便大將軍帶來跨時代的生機,此地依舊可用‘荒涼’、‘原始’來形容。但自然的曠野,仍舊美麗。

望著江對麵的城池,大將軍道:“傳令,威武衛即刻整軍,渡河攻房縣城。”

話落,後邊的親衛便上馬疾馳,前往威武衛駐地傳令。

“廖化。”

“末將在。”後方,整個糙了許多的廖化應聲。

以前的廖化,當然也算不得唇紅齒白,但總也還能看。可現在,領軍於敵後打了一個冬天,四千軍馬打成了兩千五,廖化變強了,也變醜了。臉上都是凍瘡,看著沒什麼人樣了,隻比王言小兩歲,但糙的好像老叟一樣。

戰果還是不錯的,攪合的烏桓後方不寧,還有遼東之地的幾個校尉什麼的,也都不同程度的予以打擊。

帶隊回來之後,大將軍將其餘部編練為驍騎營,廖化任驍騎校尉。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支純騎兵部隊。至於具體是輕騎兵,還是重騎兵,亦或是兩者都有,暫時未定。

事實上除了抽出來單獨成部隊的騎兵,各衛都有騎兵,隻不過數量多少而已。不可能純粹的步兵戰鬥,那是找死。騎兵、弓兵、槍兵、盾兵等等,屬於漢代混成部隊,講究多兵種協同作戰。

國恒以弱滅,漢獨以強亡。這話不是開玩笑的,這時候雖然不論從中央到地方都很爛,但是戰鬥力還是挺強的。稀缺的戰馬,大漢也比較充裕。

深究其因,或許是現在的官員,文武區分不太明顯,很多人都是既能領軍,又能治民。比如三國大展才華的謀士,人家腰間也是佩劍的,若與軍卒單挑,軍卒真乾不過人家,這是整個士大夫階層的彪悍。

到了唐朝中後期,文武開始分離,文人開始掌權,到了大宋,武將甚至都成了文人的附庸。加上國朝體製,上升通道主要也在文治,人民追求也不是馬上封侯,而是跨馬遊街考狀元。統治階級,即士大夫群體的丟失血性,或是古代王朝弱下去的一個原因……

“驍騎營已修養半月,當已恢複戰力,汝領軍北上候城(沈陽),但有來軍,遊擊牽製,破壞糧道。”

“末將領命。”廖化拱手領命,跑開翻身上馬而走。

大將軍的軍令仍舊未停:“廣武衛整軍,兵進二百裡,往攻阜新,扼守山口。另集結民兵,再編英武衛,圍攻無濾城。”

這時候打仗,肯定挨凍,但這個凍必須得挨。否則徹底拖到了開春再戰,耽誤春耕生產,這是萬萬不行的。就是要在春天降臨之前,一戰打出一年的安寧。

隨著大將軍的軍令下達,戰爭的機器開動。整個大將軍麾下,全都忙成一團。武庫、府庫打開,存了一個冬天的武備、皮毛衣服,儘皆發放下去。軍營之中,隆隆腳步聲,口號震天響。民官拿著鑼,叮叮當當的組織著民兵重新集結。

沉寂了一個冬天的遼東大地漸漸蘇醒,醞釀許久的雷霆,終將化敵人為齏粉。

大將軍軍令既出,當天中午,威武衛六千餘軍士,便已經渡過大遼河,晚間兵臨房縣城下。然後敵人就投降了……

對於房縣之地,大將軍相當重視,這是距離最近的大片的沃土,是故房縣必得,誰攔誰死。

軍令是早上下的,大軍是晚上到的,小破城門是沒到就開的。

房縣令姓張名遜字伯謙,乃薊縣寒門,領城中官吏出城投降:“方縣令張遜,拜天武大將軍。早聞將軍高義,待民親厚,今將軍既至,遜當降矣。”

“吾好殺虐民官吏,汝無懼耶?”

“遜出身寒門,知民不易,此地任上四年,與民為善,素有好名,知大將軍非濫殺無辜之輩,故而無懼。”

王言不置可否:“城內情況如何?”

“城中有民三千五百二十六,漢民兩千,餘皆烏桓也。原有軍卒六百,為烏桓單於蘇仆並五百烏桓民調走。凍餓而死者一百五十七人,城中餘民兩千兩百六十九。

有富戶劉建者,其南北行商,販運皮毛山貨草藥,雖有田產家奴,然此遼東地廣人稀,未曾害人,今冬還分糧與民。大將軍若不信吾之所言,儘可問民意。若有假話,無須將軍治罪,吾當自刎。

此乃房縣名冊,將軍儘可觀之。”

張遜指著隨著他一起出來,由吏員趕著的那一馬車的竹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